【原创】先进陶瓷,赋能未来!2025第二届先进陶瓷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林

[导读]  先进陶瓷,赋能未来!2025第二届先进陶瓷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年10月29日-30日,由北京粉体技术协会、中国粉体网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届先进陶瓷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于2025上海国际高技术陶瓷粉体、制品及装备展览会期间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本届先进陶瓷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汇聚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及上下游企业,围绕前沿粉体制备工艺、实际生产痛点难点解决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会议现场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中国粉体网会展事业部总经理孔德宇先生主持开幕式


会议精彩报告


李丰董事长在报告中介绍,通过对多种高纯球形粉体材料制备生产技术方法的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和探讨一种创新的超细高纯球形陶瓷粉体生产制备技术-汽化金属氧化法(Vaporized Metal Oxydation, VMO)材料生产制备技术,以期能够帮助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在其相关产业领域成功实现超细高纯球形陶瓷粉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苏州帕尓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丰作《微纳米高纯球形陶瓷粉体制备技

术探讨》报告


刘晓东经理在报告中介绍了百特的发展历史、相关技术、产品质量及售后支持,并对公司产品激光粒度仪&纳米粒度电位仪&在线粒度监测仪系列、图像粒形分析系列、粉体物性测试仪(粉体特性&稳定性&真密度)进行了详细讲解,此外,对产品的应用领域、市场分析进行了深入介绍。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刘晓东作《激光粒度仪在粉体研磨领域的应用》报告


方杰总经理在报告中阐述了粉体材料对陶瓷性能的关键影响,纳米晶体生长理论、傲川工艺及其产品特色,详细介绍了公司连续法生产工艺,以及纳米氧化锆在产品均匀性、原子级掺杂、批次稳定性和产品指标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苏州傲川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杰作《氧化锆纳米陶瓷原粉粒径控制的研究》报告


钟祥熙工程师系统介绍了稀土陶瓷材料的应用,涵盖稀土改性陶瓷、耐等离子体刻蚀陶瓷及其涂层技术、耐等离子体刻蚀材料相关市场分析等方面。在制备技术层面,钟工重点阐述了敏感杂质控制、湿法可控、多指标协同造粒等粉体制备技术,并在报告中介绍了稀土添加剂、多种氧化钇粉体在内的产品开发进展。最后,钟工简要介绍了有研稀土公司在历史沿革、科研平台、成果及产业链方面的概况。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钟祥熙作《半导体用稀土陶瓷粉体的开发与应用》报告


目前,高端制造领域纳米钛酸钡国产化需求迫切。纳米钛酸钡形态结构(如粒径、晶型、形貌、分散性等)直接决定其性能,有效调控纳米钛酸钡形态结构是目前该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施利毅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团队采用水热法和微通道技术调控纳米钛酸钡形态结构的研究进展,并对四方相纳米钛酸钡成核-生长机制进行分析。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上海大学教授施利毅作《纳米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形态结构控制技术研究》报告


孙志昂教授概述了关于α-氧化铝及微波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其团队在微波加热煅烧α-氧化铝技术的突破,并于2021年建成年产1500吨生产线,解决了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报告阐述了微波加热原理,并指出自2011年起,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团队攻克了多项工业化难题。工业化试验证实,该技术路线可行,且相比传统方式具有优势,产品质量更优。此外,报告总结了产品应用情况,并提出后续将深入研究氧化铝、耐火材料及窑具的介电性能,以及针对不同窑型最佳测温器件及测温方法的选择。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长兴实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志昂作《微波加热煅烧生产α-氧化铝技术进展及应用》报告


庄思濛经理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粉末原子层沉积的技术原理、包覆效果,并详细阐述了其应用场景与实现方式。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庄思濛作《粉体原子层沉积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报告


碳化硅陶瓷膜应用于粉体过滤、浓缩工艺,展现出显著的综合优势。在过滤效率与分离精度方面,其独特的膜结构能够实现高效固液分离,相比传统工艺,可大幅缩短处理时间,快速截留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粉体颗粒,避免细微颗粒流失,提高物料回收率;同时,高精度过滤可得到清澈滤液,洗涤用水可回收,节能减排。张君伟工程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碳化硅陶瓷膜在粉体行业的应用。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山东赛利科膜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张君伟作《碳化硅陶瓷膜在粉体行业的应用》报告


庞道全总经理在报告中介绍了新诺仪器集团在成型领域的系列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冷压、热压及等静压成型设备与冷、热压成型模具,并就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及设备维护管理进行了阐述。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上海新诺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道全作《关于陶瓷粉末压力成型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究》报告


葛泳江经理在报告中介绍了细川密克朗公司概况,并对公司Pulvis、Nobilta产品进行详细介绍。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细川密克朗销售经理唐寅(葛泳江代)作《细川高端陶瓷粉体干法处理工艺》报告


李政锋经理系统介绍了陶瓷造粒粉,内容涵盖其基本概念、主要造粒方法,喷雾造粒相关内容,重点讲解了陶瓷造粒粉的制备流程与关键技术。此外,李政锋经理分享了公司氮化铝填料粉。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浙江能鹏半导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经理李政锋作《陶瓷造粒粉的制备技术》报告


隆书皓经理系统介绍了公司概况,并详细展示了包括IM2000、HV200、RF2500及RF5000在内的系列水分仪产品,包括产品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以及应用场景。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珠海市长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隆书皓作《在线水分检测及行业应用》报告


吴春正经理系统介绍了中铝公司的概况、高纯氮化物产品的发展历程,对氮化铝粉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吴经理重点阐述了公司高纯氮化铝粉连续生产工艺、氮化铝系列产品(包括高纯粉、造粒粉、导热粉等)。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中铝山东有限公司高纯氮化物事业部经理吴春正作《高性能氮化铝粉体连续式生产关键工艺技术及在下游中的应用》报告


天津开发区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晓嗣作《4N50nm单分散氧化铝粉前驱体碳酸铝铵研究》报告,王晓嗣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制备高纯材料的重要意义,指出AI发展、性能需求、行业竞争与可持续发展是核心驱动力。他简要介绍了高纯材料的制备工艺,特别是高纯纳米氧化铝粉的前驱体技术,并重点讲解了公司对碳酸铝铵晶体的研究进展。


朱华总监在报告中介绍了利用独创的高稳定大功率长电弧等离子体束的高温、高能及高稳定性质,批量制备各种大气下有熔点的高品质陶瓷微米级空心及实心球形粉体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应用。


©Zhao Kaixiang/Cnpowder.com.cn

四川铁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华作《高稳定大功率长电弧等离子体束批量制备微米级空实心球形陶瓷粉体技术及应用》报告


小结


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金属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高模量、高硬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生物医疗、核电与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战略产业和国防工业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重点产品应用发展迅速。尤其在新能源、5G通讯及半导体工业飞速发展推动下,关键部件更新换代加速,先进陶瓷正在加速渗透到这些新兴领域。本届大会汇集多方企业与人才,打造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助力高端陶瓷粉体国产化。


(中国粉体网上海报道/山林)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