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未来五年步入快速成长期


来源:

标签新材料
有专家指出,新材料是工业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关键,现代新兴技术的兴起是以新材料为支柱的,有的甚至以新材料的出现为先导。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2000年新材料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多亿,据预测,光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将获得极大的发展。
  在最新出台的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把新材料列入重点突破的十大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专项。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材料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据悉,新材料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受到国家政策、资金的双重扶持。国家通过制定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等专项计划,成立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每年从财政拨款数十亿元投入到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使我国的新材料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磁性材料为例,全球增速只有23%,而我国的磁性材料行业增长速度高达60%,是世界增幅的近3倍,即使这样,仍然难以满足每年高达数十万吨的需求缺口,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十五”计划,彩色电视机、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机、计算机、汽车、摩托车等对磁性材料总计需求量高达310873吨,而到2005年,我国磁性材料预测最大产量只有153980吨,缺口高达156893吨。单从这个角度分析,新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空间极为广阔。
  
  产学研合作
  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我省目前的技术开发体系尚不完备,研究开发的经费主要由国家投入,并且投入总量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新材料企业参与自主研发创新少、生产仿制多,导致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低,整个产业发展水平受到限制。由于新材料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以及生产制造技术不成熟,新材料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 
  因此,我省新材料发展思路就是,明确政策导向,通过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与支柱产业相关的环境友好型高性能功能材料和基础材料;积极应用纳米技术改造传统材料性能,提高基础材料技术水平;围绕炼油乙烯产业发展,依靠创新带动下游精细化工和专用材料产业;加强环境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优先发展主题包括超大容量信息储存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新型电子陶瓷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轻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等。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广东新材料产业将步入快速成长期。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