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环境保护局启动纳米材料危害性研究工程


来源:中国工业报

纳米(nm)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1米的十亿分之一。在纳米尺度范围内(1~100nm),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称为纳米技术。运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来的物质称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它已经渗入到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电器等各个领域。纳米材料在未来人们的生活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专家认为在肯定纳米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应对纳米材料是否存在危害进行认真评价。譬如,“碳纳米管”电导线超细颗粒可能会在人的血液中集聚,并会杀死一些重要的微生物。

  据悉,美国正在开展纳米材料对环境和人可能造成危害的研究。美国家环境保护局助理局长吉尔曼日前宣布,已向12所大学拨款400万美元用于这一项目。研究的重点包括五个方面:皮肤对纳米材料的吸附和纳米材料对皮肤的毒性(因为若干化妆品已包含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进入饮用水时的后果;纳米颗粒对操作者肺部组织影响的研究和在通风道中纳米颗粒对动物的影响;已变成海洋或淡水水域沉积物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条件下,纳米颗粒可能吸收或以后释放环境污染物。专家认为,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正努力评估纳米技术的生物和医学影响。

  除了环保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正在实施的“国家毒物学计划”,也将进行有关纳米颗粒对肺和皮肤影响的研究;美国职业安全和保健局、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开始关注纳米技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研究。

  专家们说,对纳米材料危害性的研究,不会影响纳米技术的革命。莱斯大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很有前景的研究表明,有可能重新设计纳米颗粒,使其制造起来毒性较少。专家认为,风险不仅仅是毒物学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人类对纳米颗粒的暴露、防护措施和其他因素。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