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利用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太阳能化学储热的可能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中国粉体网1月23日讯  开发新型太阳能热存储材料已成为探索太阳能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近日,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封伟教授带领的团队,通过化学结构设计,制备了具有高效光伏化学储热特性的偶氮苯/石墨烯复合材料,克服了传统光伏储热材料与技术存在存储密度低和装置体积庞大等局限性,为实现高密度、长效循环的太阳能储热提供了可能。该成果日前刊发在自然(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光伏化学储热是利用材料的光控化学结构转变,将光能存储于亚稳态的化学键中,通过可控回复实现热能的释放。设计光伏化学储热材料的关键是提高其储热密度和结构稳定性。该研究小组通过控制分子的取代基团,获得了含不同分子级氢键的偶氮苯/石墨烯复合体。利用紫外光诱导下的光致异构化转变,实现了太阳能的热能存储和可控释放,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验证了复合体的光伏储热效率。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分子级氢键的优化,偶氮苯/石墨烯复合体的亚稳态结构的半衰期达到5400小时,比普通偶氮苯染料半衰期长10倍;同时复合材料的光伏储热密度可达269 kJ/kg,是普通偶氮苯染料2倍。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目前,该团队正在通过优化复合材料的储热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并构建基于该材料的光伏化学储热装置,探索其在温差控制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可行性。
推荐4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