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谋求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四大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环保),加大建设力度,已渐成新
的经济增长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在2003年内分别取得了48%和15.7%的增幅。新材料行业完成增加值32.9亿元,增长14.4%。
作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北京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排名全国第一,在稀土永磁、人工晶体、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北京大学研制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氮材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项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交通、机械等各个领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该项目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钕铁氮磁粉的中试生产,向产业化迈进。依托科研院所改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北京都涌现出一批新材料高科技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780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目前北京的新材料上市公司共有7家,数量居全国首位。这7家公司的主营收入达28.63亿元,净利润3.16亿元。
的经济增长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在2003年内分别取得了48%和15.7%的增幅。新材料行业完成增加值32.9亿元,增长14.4%。
作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北京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排名全国第一,在稀土永磁、人工晶体、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北京大学研制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氮材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项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交通、机械等各个领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该项目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钕铁氮磁粉的中试生产,向产业化迈进。依托科研院所改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北京都涌现出一批新材料高科技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780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目前北京的新材料上市公司共有7家,数量居全国首位。这7家公司的主营收入达28.63亿元,净利润3.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