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国家储备第二轮已开 部分稀金企业“求收储”


来源:中国证券网

标签稀土
知情人士透露,稀土国储工作已在去年年中低调完成了第一期。今年上半年进行的是第二期的收储工作。

  另外,2010年工信部就进行了包括稀土在内10种有色金属的国储研究工作,但除稀土外,其他金属国储迟迟“光打雷不下雨”。为此,部分稀有金属企业甚至表示“目前已到合适时点,希望有关部门考虑收储工作”。

  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家物资储备局负责稀土收储工作。知情人士向上证报记者透露,国储局已于2011年6月前后进行了稀土收储的第一期,收储品种为轻稀土。但此轮收储非常低调,量亦不大,具有一定的试行性质。

  在完成一期收储后,国储部门又进行了第二次收储。根据多个渠道显示的信息,此次收储品种为重稀土,但收储量目前无法明确。

  不过,贸易商对收储的信息反映冷淡。多位稀土贸易商对记者表示,市场库存较多,国储又十分低调,无法对价格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

  目前稀土现货市场依然持续低迷。根据百川资讯报价,轻稀土代表品种氧化镨钕在38万元/吨左右,环比下跌13%,同比下跌70%。重稀土代表品种氧化镝4000元/公斤左右,环比下跌19%,同比下跌60%。

  虽然稀土市场反应平淡,但国储依然为企业所期待。部分稀有金属生产企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甚至表示,目前金属价格普遍低迷,企业销售压力大,国储正当良机。

  “目前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宝钛股份高管对记者表示,宏观经济形势低迷,下游需求节节倒退,企业面临销量和售价的双重压力。

  “数年前国储局也曾经收储过金属钛,效果良好。现在金属市场低迷,如果在此时实行收储,是绝对低位,是很好的时点。一方面国储资源将来必然升值,一方面又部分解决现阶段的企业压力。”上述高管呼吁,除稀土外,其他战略性小金属的国储工作应该适时进行。

  而章源钨业、厦门钨业高管也都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层面还没接到有关国储的通知,对国储进度非常关心。
推荐1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