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核查推进稀土产业优化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

标签稀土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第一批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在全国300多家稀土企业中,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仅有15家。稀土行业环保核查对稀土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加快行业整改进度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稀土开采无序、乱采滥挖现象普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部已公告了第一批15家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公告,为保护稀土资源、保护环境、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稀土行业环保核查促使企业整治环保设施,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突出环境问题,提高了整个稀土行业环境管理水平。经初步统计,84家稀土企业计划长期投入达40多亿元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环境治理设施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投入5亿元。对未进入名单公告的企业,将在环评审批、信贷融资、上市等各方面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对那些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的稀土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关停。环保核查为提高稀土行业产业集中度,给大企业集团并购重组以及稀土行业整合打开了空间。

  据记者了解,环境保护部是最早开始对稀土行业进行重点监管的部门。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前,环境保护部就提出了对稀土行业要出重拳、用重典,把环保核查作为与环评审批、总量减排同等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开展环保核查,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公告。

  核查工作开展以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印发了《关于开展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稀土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意见》,制定了《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办法》和《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5月召开了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动员会议,要求对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企业,从环评审批、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减排、排污费缴纳、清洁生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进行全面核查,坚决清理整顿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过程中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但业内人士表示,大企业普遍重视环保核查工作,但目前,稀土价格高昂,私挖滥采现象严重,尤其是对没有进入公告名单的小企业来说,虽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在巨额利益面前,以身试法者大有人在。多数违法小企业位于深山,监管难度极大。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集中了中国80%以上稀土资源的内蒙古自治区目前没有一家稀土企业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包头稀土产业的“龙头老大”包钢稀土也未入围。记者获悉,包钢稀土至今没有向环境保护部提交相关核查材料。

  种种迹象表明,围绕稀土产业环境违法与执法的博弈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

  11月10日,商务部发布了2011年77号公告,公布了《2012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将稀土企业是否“在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之内”作为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之一。

  11月11~25日,包括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内蒙古、江西等10个重点稀土产区进行了联合检查。

  据多家媒体报道,稀土专用发票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待有关部门审批,预计将在2012年1月推出。

  今年年底,工信部和国土资源部的矿山开采指令性计划和冶炼分离指令性生产计划也即将发布。

  从近期各部门工作动态不难看出,一系列稀土行业管理“组合拳”正在打出。
推荐1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