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介孔材料是近年来出现的崭新材料体系,其显著特点是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纳米级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材料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的支持下,近来该所施剑林研究员课题组在有序介孔材料合成及组装化学研究上取得如下重要进展。
该课题组首次制备微米尺度上具有规则六方棱柱结构的介孔材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在介孔材料的孔壁当中引入了微孔结构单元,成功地合成了高水热稳定性的立方相介孔材料;进一步通过控制水解速度,得到了具有高水热稳定性的中空立方相介孔球。这种由若干纳米尺寸的孔道定向排列所组成的介孔材料在药物合成与控制释放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发现孔道装载了硫脲的介孔复合材料,对有害重金属离子有远高于传统材料的吸附量十分明显的吸附选择性。在室温条件下,首次观察到磷酸后处理介孔氧化锆材料的紫-蓝光发射,这一特殊性质在光显示、光通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在有序介孔材料中组装具有均匀、稳定结构的纳米个体,为纳米材料的光、电、磁、催化等基本性能和主-客体效应等基本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对象。该课题组首创了孔道表面改性、模板直接置换、采用原位还原、单源一步热解法等新方法,成功地在氧化硅、氧化锆等介孔中,合成了各类II-VI,II-V族半导
体、贵金属铂、金等的纳米团簇和纳米线,氧化锌、氧化钛团簇纳米线。
该课题组在4年来共发表SCI收录文章50余篇,除上述的论文外,其它论文大都发表在高水平国际学术刊物上,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该课题组首次制备微米尺度上具有规则六方棱柱结构的介孔材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在介孔材料的孔壁当中引入了微孔结构单元,成功地合成了高水热稳定性的立方相介孔材料;进一步通过控制水解速度,得到了具有高水热稳定性的中空立方相介孔球。这种由若干纳米尺寸的孔道定向排列所组成的介孔材料在药物合成与控制释放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发现孔道装载了硫脲的介孔复合材料,对有害重金属离子有远高于传统材料的吸附量十分明显的吸附选择性。在室温条件下,首次观察到磷酸后处理介孔氧化锆材料的紫-蓝光发射,这一特殊性质在光显示、光通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在有序介孔材料中组装具有均匀、稳定结构的纳米个体,为纳米材料的光、电、磁、催化等基本性能和主-客体效应等基本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对象。该课题组首创了孔道表面改性、模板直接置换、采用原位还原、单源一步热解法等新方法,成功地在氧化硅、氧化锆等介孔中,合成了各类II-VI,II-V族半导
体、贵金属铂、金等的纳米团簇和纳米线,氧化锌、氧化钛团簇纳米线。
该课题组在4年来共发表SCI收录文章50余篇,除上述的论文外,其它论文大都发表在高水平国际学术刊物上,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