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大数据:粉体产业发展预测一览表


来源:中国粉体网   黑金

[导读]  粉体产业发展预测一览表。

中国粉体网讯  粉体产业发展预测一览表。


一、非金属产业


十三五期间,对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平稳、部分矿产品有增有减。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性能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增长,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非金属矿新的增长点,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2020 年主要非金属矿产品国内表观消费量 (单位:万吨)




锆英砂


根据ILUKA、TRONOX年报公布的2017年产量规划,我们预计2017年全球锆英砂供给量在122.87万吨左右,2018年若Jacinth-Ambrosia矿逐步复产,供应量可能小幅上升。


2007-2018年全球锆英砂产量及预测情况(万吨)



随着陶瓷手机盖板、核电等新需求的不断出现,锆英砂需求量有望保持稳步增长,我们预计2017年全球锆英砂需求量在123.3万吨,2018年有望达130.43万吨。


2016-2018全球锆英砂供需预测



高岭土


根据美国国家地质局于2017年发布的《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7》,2016年全球高岭土产量达到37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65%。











碳酸钙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 TransparencyMarket Research(简称 TMR)发布 了《2013—2019 年造 纸、塑料、建筑用碳酸钙行业和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13 年全球碳酸钙产品市场总值为 156.6 亿美元,2019 年底将达到250.1 亿美 元,2013—2019 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7.0%。其中超细碳酸钙(GCC)和沉淀碳酸钙(PCC)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9%和 3.9%。





膨润土



石墨


2012-2016年高纯石墨行业需求量及增速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石墨的需求量




重晶石 









二、新材料


自2010年以来,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00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5%。在细分领域方面,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占比约为3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占比约为19%,先进高分子材料占比约为2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占比约为1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占比约为9%,前沿新材料占比约为3%。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将稳步增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值将超过6万亿元。


2010-2020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产业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三、石墨烯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2016-2020年中国石墨烯行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随着石墨烯制备水平的发展和石墨烯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墨烯材料能够应用在更多的下游产品和领域中。到2024年前后,石墨烯器件有望替代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在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化学电池、超轻型飞机材料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


预计2017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吨,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1.83%,2021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1026亿元。


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016-2020年锂电池领域石墨烯市场规模预测


四、新能源





从目前政策来看,2018年补贴相较 2017年持平,2019-2020年相较2017年再退坡20%,然后补贴退出。后面双积分政策实施落地,新能源车销量长期无忧。


2020年三元电池需求量测算



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及预测(万吨)



碳酸锂


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碳酸锂市场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7版)》显示:2016年全球碳酸锂产量为24.42万吨,在新能源车新增产能得到完全释放的情况下,全球碳酸锂产量将快速增长,同时,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动力电池需求大增,全球碳酸锂消费量22.60万吨,其中电池行业所占份额最大为27%;而在中国的碳酸锂消费结构中,电池领域占了41%。


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预测2016-2020年中国碳酸锂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17%,预计到2021年,中国碳酸锂的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 。假设按照目前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6-16.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主流价在14.5-14.8万元/吨,2021年中国碳酸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五、碳纳米管


来自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报告为2017年到2022年按类型(单多壁)、方法(化学气相沉积,催化化学气相沉积,高压一氧化碳)、应用(电子、化工、电池、能源、医疗)的不同对“碳纳米管(CNT)市场进行的预测。


预计到2022年,全球碳纳米管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万吨。按价值计算,2016年市场规模为34.3亿美元,到2022年可能达到87亿美元,2017年-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09%。


2014-2022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万吨)



六、半导体产业


全球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宏观经济的重要增长领域。


全球 GDP 与半导体产业增长相关系数历史及预测 



2016 年~2019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预测(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七、3D打印


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的任务之一就是2020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渗透,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长,未来3D打印市场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3D打印机总量将超过670万台,到2022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1.9亿美元。

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22年全球医疗保健行业3D打印市场销售额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八、涂料行业


水性涂料


据Grand View Research(GVR)获得的数据显示,2014年水性涂料体系市场总量为2055万吨。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和Zion Market Research(ZMR)市场调查的结果显示,2015年全球水性涂料的销售额不到540亿欧元。


鉴于市场研究人员的预测一致表示进一步的增长,水性涂料的市场前景看起来不错。Markets and Markets(MaM)预计到2020年年均增长5%,全球水性涂料销售额将超过670亿欧元;ZMR预计到2021年年均增长5%,全球水性涂料销售额将上涨至700亿欧元以上;GVR的研究人员预计到2022年年均增长6%,消费量将达到3271万吨。三个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趋向于一致,预计到2020年左右,全球水性涂料消费额将超过3200万吨。


纳米涂料


市场调研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纳米涂料市场2022年有望达到130.94亿美元,2016年-2022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0%。


九、工程塑料


世界塑料需求量 (1990 年~2018 年)



2014~ 2020 年,全球工程塑料市场的平均销售保持增长,到 2020 年将达到 864. 2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 7%。2014~ 2020 年,全球工程塑料市场的平均售价也会保持增长,到2020 年,将达到 3 281. 2 美元/t,复合年增长率为 1%。



十、隔热保温材料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隔热保温材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十二五”末,中国隔热保温材料产量达到了564万吨。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隔热保温材料产量为632万吨。


从应用规模角度来看,2010-2015年我国隔热保温材料市场规模逐渐上涨,平均增速达到27.53%,规模也从250.7亿元左右提高到833.3亿元左右。2016年我国房地产、建筑行业起伏波动较大,年初市场的萎靡,年末虽有所缓解,但整体仍未起势。受此影响,我国隔热保温材料行业2016年的市场规模首次出现下降,仅为804.6亿元,下降幅度为3.4%。


我国隔热保温材料主要有两大应用领域: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和工业冷热设备、窑炉、管道,交通工具隔热保温。随着无机隔热保温材料品质和性能提升以及绝热保温应用体系的不断优化完善,无机材料应用占比将逐渐提高,有机材料则相应降低。预计2022年国内市场隔热保温材料市场规模超过1750亿元。


十一、耐火材料


中国是耐火材料生产大国,也是消耗大国。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关键耗材,70%应用于钢铁行业。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37%,耐火材料出口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1.76%。2012-2016年耐火材料出口量也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并稍有下降。预计2020年,耐火材料出口量将从2016年520万吨下降至200万吨。


文中数据来自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发布数据。


十二、稀土


2010-2020年稀土全球需求量及预测




十三、氧化锆


氧化锆市场空间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智能穿戴领域氧化锆陶瓷市场空间测算


盖板用氧化锆市场空间测算


推荐9

作者:黑金

总阅读量:1214359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