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解惑:小米为何钟爱陶瓷机身?


来源:中国粉体网   寂静

[导读]  近两年,小米手机对陶瓷机身情有独钟,目前已有小米5、小米MIX和小米6等多款手机采用了陶瓷后盖。 陶瓷机身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雷军(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忽略成本,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这个比玻璃材质贵75%的新型材料呢?

中国粉体网讯  先来说说小米5,小米公司于2016年2月24日正式发布第五代小米手机,自此,小米成为全球第一个成功运用3D陶瓷的手机品牌。




在小米5的发布会中,雷军介绍这种陶瓷学名叫微晶锆,硬度高达8莫氏硬度。提到莫氏硬度,在这里也带大家回顾下:



原来莫氏硬度8在硬度表中能排前三名,已经位列宝石阵容啦!微晶锆陶瓷硬于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大部分东西,怪不得普通金属制的工具奈何不了它。当然,选择它做陶瓷机身不光因为硬度,还有韧性,韧性越高就意味着越不容易碎裂。据资料显示,微晶锆陶瓷的韧性是蓝宝石的两倍。 

 

另外,微晶锆陶瓷与人体的相容性极好,即使植入人体也不会产生排斥或过敏,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于制造人造牙齿和骨骼。由此可以推断,微晶锆陶瓷应用在手机背盖上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微晶锆陶瓷具有众多优势,那为什么2016年才应用在手机上呢?答案就是:制备难度高!据资料显示,早在1975年,人类首次制成微晶锆,并被应用在了军事、航空航天的领域中,又过了十几年才进入民用奢侈品领域,可见这种材质还是很珍贵的。


由于陶瓷机身工艺难度过大,良品率太低,配备陶瓷后盖的小米5尊享版产能不足,开卖数月后便遭遇下架。而在第三方网站上,一个小米5黑色陶瓷后盖竟然要价近400,由此可见其热度之高!

这一点在小米MIX中也有所体现。小米MIX实现了全陶瓷机身,不仅后壳、中框,就连侧边的按键也是陶瓷打造的。




全陶瓷机身有多难实现,看看研发人员怎么说。


既然制备工艺如此复杂,那小米为啥还要坚持用陶瓷?与其他机身材料相比,陶瓷究竟有哪些优势?




当然,MIX尽管惊艳,也避免不了产能不足的尴尬窘境。在接受专访时候雷军表示,小米 MIX 的良品率还不到 10%,雷军甚至把大规模量产MIX作为2017年的主要目标。不过好消息是工艺成熟后,陶瓷机身依然会出现在小米后代产品上,小米6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4月19日,小米公司正式发布小米6旗舰机,其中,最受瞩目的还是小米6陶瓷尊享版。该款手机拥有首款四曲面陶瓷机身,相机装饰环是18K镀金。



小米6陶瓷版和正常版的正面以及侧面材质相同,两者的区别在背面材质。


正常光线下,小米6陶瓷版会比亮黑版多出一种珍珠般的温润色泽。另外,在摄像头区域和Logo区域,有18K镀金材质,这让其看起来和普通版有了区别。


在手感上,小米6陶瓷版背面比普通版的玻璃材质摸起来更加顺滑,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陶瓷非常耐磨。因为采用陶瓷,所以小米6陶瓷版比普通版重了大约1/10的重量。


纵观小米手机,产能成为陶瓷机身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今年的手机市场大环境下,第三季度 OPPO、vivo 成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前一、二名,小米则以 10.6%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综合来看,相比于其他材料,陶瓷材料在手机机身的表现会更好一些,但是为什么只有小米一家钟爱陶瓷机身呢?


雷军表示,精密陶瓷的成本虽然比去年好了很多,但是依然比金属材质贵了两倍。更放出狠话:小米为了追求工艺的极致,不惜代价。


其实,对于大厂而言,无法用陶瓷做机身的原因很简单:陶瓷产能太小,制备工艺相对复杂,无法满足千万级别的供货。不过随着相关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陶瓷的制造成本应该会继续下降,产能也会逐渐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陶瓷材质会被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


关于氧化锆陶瓷的市场预测:


与金属及塑料相比,氧化锆陶瓷具备耐磨、亲肤、高硬度、抗刮伤、高强度、可塑性好、气密性好、易加工易着色,光泽有质感以及电磁屏蔽小等特点,从而更适合用在可穿戴设备之上。一般可穿戴设备都要求良好的气密性并能够防水,因此需要采取无线充电的方式。而类似Apple Watch 这样的接触式充电,用陶瓷材料做后盖,显然优于金属材质。因此,随着可穿戴时代的到来,陶瓷后盖有望成为趋势。 


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9.6 亿部,腕式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1.01亿部。以2015 年全球14.5 亿部智能手机出货量为前提假设,剔除苹果手机的份额,若渗透率为10%,每块后盖均价150 元,则15 年手机陶瓷后盖的市场空间将达165 亿,2019 年将达到294亿。智能穿戴均价70 元,渗透率60%,则2019 年市场空间将达42.42 亿。

推荐1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