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电极体系研究有新进展


来源:

  由厦门大学林仲华教授主持的“九五”重点项目———新型纳米结构电极体系的界面结构和性能课题,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该项目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发现了铂族金属纳米结构的异常红外效应,并将增强红外吸收效应扩展到铂族金属,同时总结出产生这两种效应的若干重要实验规律;成功地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扩展到过渡金属,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发展了有关SERS机理模型,证实了大多数过渡金属SERS同时来源于电磁增强和电荷传递机理;发现了导电聚苯胺的内光电发射效应,证实了目前关于聚苯胺对ZnO同轴纳米线具有高的光致发光增强效应,并提出发光增强的光生载流子转移机理;深入研究了用电沉积原理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电极的多种方法,总结了吸附原子扩散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对电沉积影响的规律;构筑了数十种各具光学、电催化、光电转换、导电性等特殊功能的金属、半导体、导电聚合物的新型纳米结构电极。

  该项目组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4篇,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
推荐9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