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学家纳米领域再创突破


来源:人民网

    继研制出世界上直径最小(1纳米单位)的纳米硅线后,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最近再次在纳米研究领域作出重大突破——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子分解力将稳固的纳米硅线的表面的图像显示,并首次获得原子的表面结构。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报告已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国际著名杂志《科学》上,并被用作封面图片。这是《科学》杂志第一次将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纳米研究成果用作封面介绍。

    主持这项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讲座教授李述汤向记者介绍说,科研小组首次发现,氢对于纳米硅线表面可发挥清洁和稳定的作用,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子分解力可将稳固的纳米硅线的表面的图像显示,并首次获得原子的表面结构,这有助量度纳米硅线表面的电子本质。研究小组又发现,纳米硅线表面的电子变化与纳米线直径的长短有关,首次证明量子体积于纳米硅线的材料物质发挥效应。纳米硅线的直径越短则电子能带隙越大,若将纳米硅线的直径由7个纳米单位改为1个纳米单位,便可调控光波,并提供硅基发光二极管及激光的可能性。

    发现纳米线表面的稳定程度及量子体积的效应,显示纳米硅线在电子及光电子学的应用上具有光明的前景。这些研究成果,在纳米科技于纳米尺度及制作纳米元件的研究方面翻开了新的重要一页。
推荐15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