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olysaccharideandNucleic)具有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及预防感冒、哮喘、慢性湿症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等疾病。一.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制备过程中破菌传统方法:现有的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制备过程中破菌方法为:将上步培养所得菌体和注射用水置于高速组织捣碎机内,开动机器进行破菌,得匀浆,将制得的匀浆进入下一步工序,最后制得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然而现有的制备工艺,由于刀具转动过程中破菌液形成涡流,刀具和菌体的接触不够充分,同时刀具和菌体之间为单纯的切割,因此破菌不够彻底,原粉收得率只有2%左右,核酸含量为10%±1%,明显低于《2000年版生物制品规程》标准范围的10-20%。二.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制备过程中破菌新方法为取卡介菌菌体,加一定比例的注射用水,然后将剪切机(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法进行破菌,由于转速高(大于10000转/分),且运行过程中产生紊流,转子和菌体的接触充分,同时转子和菌体的作用过程为剪切过程,因此破菌较彻底。)伸入破菌液中,开动电源,连续运转3小时进行破菌,破菌完毕,制备的匀浆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提取,最后制得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现有的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制备全过程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收菌、破菌、提取、精制和制备干粉。其中破菌过程为整个制备过程的关键步骤,破菌的优劣严重影响产品的收率和质量。采用高剪切分散机破菌的方法可提高卡介菌多糖、核酸原粉地收得率与核酸的含量,并且在整个破菌期间无须专人看守,从而节约了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影响分散乳化结果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分散乳化的形式(批次式和连续式)(连续式比批次好)2分散乳化的剪切速率(越大,效果越好)3分散乳化的齿形结构(分为初齿,中齿,细齿,超细齿,越细齿效果越好)4物料在分散腔体的停留时间,均质时间(可以看作同等的电机,流量越小,效果越好)5循环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到设备的期限,就不能再好)IKN模块化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直立式腔体结构,物料可以全部进入分散腔;-无死角;-良好的表面处理;-符合CIP/SIP的清洗要求;-低噪音;-所有接触物料的材质均为SS316;-小试、中试到量产,平稳过渡;-仅需简单的更换功能模块,即可满足分散-悬浮-均质-乳化的不同要求;-卫生设计,适合食品及制药行业;-可提供特殊材质满足磨损性及腐蚀性产品处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