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宁 教授
研究方向:1.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CO2还原、裂解水、环境净化、污水处理) 2. 过渡金属基电催化材料 (CO2还原、裂解水、硝酸根还原、固氮) 3. 纳米功能材料 (二维材料、层状材料) 4. 矿物材料功能化 (层状水滑石、蛇纹石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功能化)
关注:187 - 关注:193
- 关注:138
- 关注:113
- 熊胜林 教授
研究方向:课题组一直围绕在介观尺度下如何实现无机能源材料精准可控合成与组装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尝试用简单的化学原理和合成策略,可控合成新颖的无机介观尺度复合组装结构材料,将其应用在碱金属 (锂、钠、钾)二次电池、锂硫二次电池、水系电池等领域。
关注:176 - 王海锋 教授
研究方向: (1)退役新能源组件资源循环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废旧光伏板等资源化循环利用); (2)细颗粒干法分选(菱镁矿、石英等非金属矿分选;废旧塑料分选;细粒煤干法分级分选); (3)煤基炭材料制备(超纯煤制备、煤基石墨材料、针状焦提质、多源炭基石墨材料制备等)。
关注:118 - 关注:226
- 徐立强 教授
研究方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高性能碱金属二次电池、锂硫二次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及新型电催化相关材料的新颖制备方法探索、结构与性能调控及其实际应用等;相关研究属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纳米材料、电化学, 晶体结构与性能及器件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
关注:279 - 张进涛 教授
研究方向:以电化学方法和技术为基础,对新能源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化器件中的基础应用进行实验探索与理论阐释,揭示理解其中的新现象、新理论,阐明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能源材料宏量可控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构建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器件。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1)新型能源材料和器件的设计与性能优化。结合原位光谱技术揭示复合材料的储能机理,指导新型复合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如金属空气电池、锂-碘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2)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创新性合成与应用。设计合成高催化活性的多功能催化剂,用于金属空气电池、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燃料电池、电催化制氢产氧等。
关注:142 - 关注: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