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紫巍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材料计算模拟方法开发、低维纳米材料的理论计算、气敏材料理论计算、纳米能源催化理论计算。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开发第三代碳-金属作用经验势函数以及分子动力学+驱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该程序在碳-镍,碳-铜等体系低维碳纳米材料生长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注:128 - 关注:132
- 关注:127
- 洪波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高比能锂电池电极材料及电池电化学体系相关研究工作。具体包括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金属负极材料、锂硫电池电解液及添加剂;三元及钴酸锂电池高电压材料及电解质体系,高安全阻燃电解质体系、凝胶/固态电解质体系等方向。
关注:130 - 鲁启鹏 教授
研究方向:基于国家双碳战略规划,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导向,重点针对关键催化材料与高效能量转换器件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催化材料结构设计、精准创制、性能调控、集成应用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光—电—化学能间转换效率的提升。
关注:184 - 关注:348
- 关注:140
- 周佩珩 教授
研究方向:拓扑光学材料及拓扑相: 拓扑光学材料制备、有序/无序拓扑相理论及电磁应用设计 ; 红外微纳超结构及热辐射控制技术: 基于SPPs的红外微纳超结构设计及制备技术、亚波长金属周期结构电磁仿真及热辐射应用技术; 新型电磁超材料: 电磁超材料吸波设计及应用技术、电磁结构耦合特性及非线性研究。
关注:178 - 肖旭 研究员
研究方向:1)拓扑化学合成法实现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制备、调控及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探究; 2)研究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与光/电磁波相互作用; 3)基于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开发太赫兹辐射源、波束调制、辐射控制等关键器件; 4)研发环境微能量收集/转换技术。
关注:199 - 李晓光 教授
研究方向:多铁性薄膜、异质结构和相关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自旋电子学 高 Tc 化合物和锰矿材料的显微结构、电子和磁性能 纳米结构材料的电、磁和热电特性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新材料探索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原型器件制作 超导电性,新材料探索 超导电性,微结构与超导电性 超导电性,临界电流密度与磁通动力学 铁电电子学与自旋电子学 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介质储能 超导电性 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热电转换 关联电子材料(磁电耦合及高温超导材料)合成与性能薄膜物性及相关器件原理 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
关注: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