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西兀盾——转起来的陶瓷膜,提质更节能!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解决湿法制备纳米陶瓷粉体的痛点。

中国粉体网讯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费因曼教授做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演讲,他提出按照人类意志任意操纵单个的原子和分子的设想,预言了纳米技术的出现。


时至今日,纳米技术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先进陶瓷行业在纳米技术的加持下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中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湿化学反应法因纯度高、粒度细等优势成为了纳米陶瓷粉体的主要制备手段。


湿化学法往往需要先通过生成浆料,再进行干燥或热分解制得粉体。


一方面,如果该浆料浓度较低,那在之后的干燥环节将带来高能耗。


另一方面,在湿化学法生产纳米陶瓷粉中,浆料中残留许多阴、阳离子,如果不清洗干净会影响其粉体的性能和应用。此外,由于超细粉体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物理化学作用强,存在强烈的团聚趋势,应用以分离手段进行残留离子清洗。


兀盾碟式陶瓷膜,来了!


在湿法制备纳米陶瓷粉中,过滤、洗涤成为了干燥之前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陶瓷膜作为一类新型的分离介质材料,利用陶瓷膜进行湿化学法制备粉体过程中杂质离子的洗涤过滤,运用错流过滤,被截留的粉体随浆料往复循环,达到连续工作的目的,不仅可以使生产工艺变得简便、稳定、连续、高效,而且还能节能降耗,显著提高产品品位。



过滤原理对比


陶瓷膜根据组件的外观主要分为平板式陶瓷膜、管式陶瓷膜、碟式陶瓷膜。碟式陶瓷膜具有飞碟式的外部形状,内部含有螺旋形的渗透通道,具有分离功能的膜层在碟式陶瓷膜的外表面。通过旋转获得膜间压力,渗透液通过膜表面进入到碟式陶瓷膜内部的渗透通道,然后通过中空的中心轴流出体系。



旋转陶瓷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产品,具有高效、稳定、耐腐蚀、易清洗等优点,成为当前陶瓷膜领域的研究热点。


江西兀盾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兀盾)专注于动态错流过滤技术的研发,是国内大型碟式(旋转)陶瓷膜生产商,兀盾膜科技推出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系列陶瓷膜及其装备,其精度、节能、降耗等显著优势,已经在球形氧化硅、球形氧化铝、纳米碳酸钙石墨等超细粉体项目的固液分离工序得到应用。



针对湿化学法制备纳米陶瓷粉体的痛点,江西兀盾采用自主研发的碟式陶瓷膜可把浆料最高浓缩至固含量(65%-70%),不但可以节能降耗,还能在解决粉体团聚方面起到极佳的效果。


兀盾的四大优势


1、碟片陶瓷膜及设备生产源头企业,性价比更高;

2、整机质保(易损件除外)、膜片质保,客户更放心;

3、粉体浆料最高固含可达70%,更节能,更节水,性能突出;

4、基于自研碟式膜的定制化设计,设备运行效率更高、更稳定。


膜表层的离心、碰撞、湍流使得膜通量更稳定


成套装备,看这里



0.1m2试验机(最小循环体积3L,用于高校或研究所实验室)



0.5m2旋转陶瓷膜试验机(最小循环体积16L)



2m2旋转陶瓷膜中试机(最小循环体积50L)



30m2旋转陶瓷膜生产机(最小循环体积200L)


关于兀盾膜科技


江西兀盾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兀盾)成立于2018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陶瓷膜系列产品产品,研发团队中教授5名博士10名以上,现主要生产与销售碟式(旋转)陶瓷膜、管式陶瓷膜、从工艺设计、技术开发、成套设备制造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与硬件的协同创新和深度结合,兀盾膜科技未来将持续深耕膜分离领域,以更智能、更耐用的陶瓷膜有望在新能源材料制备、工业废水零排放、生物制药高值化等领域发挥更大效能,推动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粉体网/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311723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