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鼓励这些先进陶瓷产品、技术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多个陶瓷产品入选《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

中国粉体网讯  为促进建材工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修订形成了《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




其中,氮化硅陶瓷制品等多个陶瓷产品入选该目录。


01.高性能氮化硅陶瓷制品


图片来源: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


氮化硅陶瓷是综合性能最好的结构陶瓷材料,被誉为“全能陶瓷”、“黑色陶瓷钢”、“先进陶瓷材料皇冠上的明珠”。在物理性能方面,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以及断裂韧性,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损性和一定的自润滑能力。因此,氮化硅很适合用于轴承材料等机械应用之中。除此之外,氮化硅陶瓷还具有比较高的热导率,该特性使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大功率器件散热和封装材料。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等静压氮化硅陶瓷球

(1)材料性能达到ASTMF20942018a中I级;

(2)抗弯强度≥900MPa;

(3)断裂韧性6~9MPa·m1/2

(4)硬度HV10≥1480kg/mm2

(5)圆度≤0.1μm;

(6)批直径变动量≤0.25μm。


2.高导热基片

(1)热导率≥80W/(m·K);

(2)抗弯强度≥600MPa;

(3)断裂韧性≥6MPa·m1/2


3.高纯氮化硅粉

(1)α-氮化硅≥92%以上;

(2)D50在0.5~0.8μm;

(3)氧含量≤0.8wt%;

(4)碱金属、碱土金属总量≤0.05wt%。


  • 推广应用前景


该产品应用于高端精密机床主轴、航空领域、航天发动机、大型医疗装备等领域。


02.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及换能器件


压电陶瓷材料以压电效应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驱动器、传感器和换能器等电子器件中,对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然而,长期使用或不当处置高含铅量的铅基压电陶瓷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各个地区和国家均积极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研发。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因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和良好的压电性能,是无铅压电领域的领先候选材料之一。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1)室温压电常数d33>600pm/V;

(2)20~120℃内温度变化率<10%。


2.医用无铅超声雾化元件

(1)最大雾化量>0.25ml/min;

(2)中位粒径D50<3.1μm。


3.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元件

(1)规模化生产能力>100万片/年;

(2)批次间性能差异率<5%。


  • 推广应用前景


该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在高端医疗装备、深海探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3.高性能陶瓷平板膜材料


该产品具有过滤精度好、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机类膜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可靠性差、寿命短等问题,是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核心。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分离膜平均孔径100~130nm;

2.弯曲强度≥30MPa;

3.纯水通量≥450LMH(25℃,40KPa);

4.耐酸碱腐蚀≥98%。


  • 推广应用前景


该产品可满足污水处理领域需求。


04.高性能氧化铝连续纤维及制品


该产品通过溶胶凝胶法、干法纺丝成型技术等实现连续生产,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优良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特别用于制作高温结构件。该材料与氧化锆纤维、碳化硅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皆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军备材料,属国家重点需求材料。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产品成分Al2O3≥98%,晶相为α-Al2O3

2.连续使用温度1200℃;

3.单丝直径12~14μm;

4.密度3.8g/cm3

5.单丝拉伸强度2.8GPa(标距25.4mm);

6.单丝拉伸模量350GPa。


  • 推广应用前景


该产品可应用于发动机部件、窑炉耐火材料、高温结构陶瓷件、防火涂料、消防建材设施。


参考来源:工信部


(中国粉体网/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282809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