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新材料政策风云录


来源:

标签新材料
编者按

    新材料是工业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关键,现代新技术的兴起甚至以新材料的出现为先导。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新材料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新材料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200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步入高速成长期。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的实施,显示了我国在新技术领域不输于对手的实力。同时,放眼行业,为遏制盲目投资,避免资源浪费,政府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等政策的出台预示着产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实施?

    事件: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纳米材料术语》等七项国家标准于2005年4月1日实施。《纳米材料术语》(GB/T19619-2004)等七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包括一项术语标准——《纳米材料术语》,两项检测方法标准——《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四项产品标准——《纳米镍粉》、《纳米氧化锌》、《超微细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钛》。

    点评:这是世界上首次以国家标准形式发布的纳米高新技术标准。纳米材料标准出台对我国纳米产品、产业而言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谁掌握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另外,纳米材料标准化对于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有规范作用。目前,由于对于纳米材料概念的理解不一,分析测量方法各异,纳米材料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成为商家市场炒作的噱头。一些商家玩弄“纳米技术戏法”,鱼目混珠的“纳米”产品一哄而上,让百姓真假难辨。面对市场上牌号混杂、术语不统一、分析方法各异、分析结果无可比性的混乱局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检测和评判标准,建立统一的概念与方法,从而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可以起到防止消费欺诈、打击假冒伪劣、规范纳米材料市场秩序的作用。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出台?

    事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于2005年7月20日正式对外公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是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之后,第二个由国家发改委起草、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级产业发展政策,对未来5-10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早在2002年就已开始酝酿,从初稿到最后完成已经反复修改了30多次。该政策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而制定的,目的是指导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点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是中国钢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新政的出台,改变了钢铁产业现有格局,加速了钢铁行业的洗牌。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等一系列规范约束,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置于一个相对有序的环境之中,力争达到钢铁业的发展同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相协调,尽可能避免钢铁业盲目投资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促使中国钢铁业的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不仅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钢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对中国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实现质的变化起到催化作用。具体而言,《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中国钢铁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从国内市市场看,一旦过多的产能释放不利于钢材市场的平稳发展,也会对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形成影响;从国际上看,由于中国钢铁业目前已经显示出了较发达国家钢铁业比较明显的竞争潜力,并且这种竞争力仍然在快速增长,所以说,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减缓对中国钢铁业的担忧。

《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出台?

    事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电解铝行业由于前几年的盲目建设导致规模低水平扩张,进而造成该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下降,至今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实际亏损面高达80%,整个行业已经徘徊于全面亏损的边缘。截至2004年底,我国正在运行和具备运行条件的电解铝企业为119家,其中产量10万吨以上的铝厂23家,占全国产量的56.7%。我国电解铝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电解铝厂数量总和,但企业平均规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点评:新政策在控制电解铝出口方面提出了明确方向,其调控主要目标是限制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支持能耗低、附加值高、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铝合金和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行业未来增长点将体现在再生铝、合金铝、铝加工材等深加工产品上。铝产业新政在限制出口的同时也鼓励现有铝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资产重组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和电力于一体的合理产业链,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铝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所以说,铝产业政策的出台及时地保护了优势企业,遏制了盲目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合理、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来说,利用市场手段对电解铝行业实施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不失为一次绝好的机会。

人民币升值?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点评: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产业来说是喜忧参半。同时人民币升值对行业影响的传导路径和范围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会有所受益,主要包括造纸、钢铁、石化、化纤及塑料、服装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每年均需要进口相关的原材料及部件,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得这些行业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另外,投资品行业受到一定的资金追捧,主要包括具有资源价值的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同时,国际化定价的行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包括完全国际化定价的有色金属、部分国际化定价的石化、钢铁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受到国际价格影响较大,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得它们在以人民币计价情况下的售价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利润的下降。此外,进口产品替代的行业也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包括工程机械、钢铁、家电等。这些行业的产品和国外进口产品竞争较为激烈,而人民币升值以后导致国外进口产品以人民币报价下降,从而使得本土产品的竞争力有一定的下降,并进而影响到这些行业的盈利水平。
推荐1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