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高白高透明度日用细瓷的几个关键因素


来源:

标签
1、优质的原料是前提,合理的配方是关键。
    从事陶瓷行业的同行都知道,要生产高白度高透明度的高档日用细瓷,没有优质的原料就无从说起,就好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说优质的原料是生产高白度高透明度日用细瓷的前提。众所周知,原料中的Fe2O3和TiO2对陶瓷白度和透明度的影响最大,对白度的影响Fe2O3比TiO2更显著,而对透明度的影响TiO2更能降低瓷器的透明度。所以选用原料时尽量选择Fe2O3和TiO2等着色元素含量少的优质原料。如潮州一带瓷坯中的Fe2O3的含量仅为0.15%左右,TiO2的含量也仅为0.12%左右,这有效地保证了瓷器的高白度和高透明度。
    合理的配方不仅要保证瓷器的高白度和高透明度,而且还要保证高白度高透明度瓷的生产质量。在配方中引入一定量的滑石、磷酸盐能增加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因为MgO、CaO可以减弱铁钛的不良着色影响,特别是Fe+3在硅酸盐玻璃中以?FeO4的结构团存在,成为显黄色的强着色剂,而在磷酸盐玻璃中,它却为FeO6的结构团,故不显色,从而增加了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另外MgO、CaO对石英的熔解能力较强,增加了瓷坯中的玻璃相,从而也增加了瓷器的透明度),但是MgO、CaO却使瓷坯容易变形。尽量减少瓷坯中Al2O3的含量,从而减少了瓷坯中莫来石的生成量(众所周知,瓷坯中莫来石对瓷器的透明度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但瓷坯中的Al2O3也不能太低,在高白度高透明度瓷中一般不宜低于20%,否则就容易变形。
    2、工艺控制对生产高白度高透明度细瓷的影响。
    2、1 坯釉料球磨细度对瓷器白度、透明度的影响。
    目前,国内日用瓷坯釉料细度一般采用万孔筛控制,泥浆万孔筛筛余为0.1%-0.3%之间,釉浆万孔筛筛余为0.01%-0.03%之间。而国外高档瓷坯料的细度控制在325目筛筛余,釉料细度控制在400目筛筛余。国内泥釉料因细度过大,造成铁质点扩大和瓷质滋润度不够,有机物多的坯料因碳素点过大,不能够轻易氧化透而成为黑点,均能影响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如果采用国外筛余,不能进一步增加瓷坯的玻璃相,减少瓷坯中的气孔,从而也提高了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现在国内一些厂家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这步,也正在推广国外高档瓷泥釉的细度控制来生产高白度高透明度瓷。
    2、2坯料泥浆在榨泥前要分别过120目、180目、200目等多层筛,同时经高强磁选机除铁3次,甚至更多次,若采用高强永磁吸铁棒除铁,必须每1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如5分钟清洗吸铁棒一次。釉浆使用前必须过180目、200目、250目筛,多次吸铁(不少于3次)。
    2、3防止泥釉料的二次污染对瓷器白度、透明度的影响。
    泥料存放、运输过程中必须盖布以防止风沙落尘的污染;运泥车必须经常清理干净并油漆,车面应铺钉铝皮塑料板,车面不允许有生锈的铁钉,车面在放泥前必须冲洗干净,防止铁锈灰尘杂质的污染;定期清理并油漆工作场地的铁窗、化浆池、化浆桶处的法兰,防护角铁以及工作场地内有铁锈的物件,防止铁锈的污染;练泥、兑釉时必须用自来水且必须过300目筛,洗水所用的回笼水也必须过300目筛,且洗水盆中必须加放磁铁并定时清洗,防止自来水或回笼水中含有铁质的泥沙污染;严禁落地泥不经过处理就进入练泥机,二次、三次练泥时,必须切除陈腐泥条的靠地泥;浸釉工种,必须做到勤过筛勤换釉,且浸釉前必须先除铁过筛;化浆和球釉用的水玻璃在使用前必须过250目筛,且必须用吸铁棒吸铁,化浆和球釉用的腐植酸钠在使用时必须先用水稀释后过300目筛且必须用吸铁棒吸铁;保持旋坯注浆地面、旋坯机台、筑模台干净,筑模前必须吹、倒去模内的杂质,用泥除尽模内灰尘;注浆泥、接头泥在使用前必须保证二次以上的过筛除铁等等。
    2、4 生产高白度高透明度瓷的回头泥、割边泥、废坯不应再回收用来生产高白度高透明度瓷,否则将严重影响瓷的白度和透明度,但是可以用其来生产较低档的瓷种泥。
    2、5 防止坯体的再次污染对瓷器白度、透明度的影响。
    定期清理吊篮、相川、垫饼,不允许用压缩空气吹扫;室式烘房的钢管必须定期清扫油漆;必须定期用抹布将成坯架钢管清理干净;装坯前必须涂匣、扫匣且涂匣、扫匣必须到位,入匣坯体必须吹灰扫灰,棚板必须清扫干净再装车。
    2、6 烧成工艺控制对瓷器白度、透明度的影响。
    氧化分解阶段要保证足够的氧化气氛,升温不宜过快,氧化温度不宜过低,在进入还原气氛之前,一般使制品在950℃-1050℃附近,于强氧化气氛下适当保温一段时间,以期碳素和有机物充分氧化完全,否则将严重地影响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进入还原阶段,还原气氛不宜过浓,以免产生过多的沉碳,影响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最好是采用天然气或液化气进行烧成,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相对于用重油和柴油烧成)。
    3、凡是能增加瓷坯中玻璃相的量的一切措施均能提高瓷器的透明度。
    如尽可能地增加坯料中熔剂性原料与石英的用量,减少粘土的用量(因为粘土中的Al2O3容易生成莫来石,而莫来石对瓷器透明度的影响是挺大的);适当提高烧成温度,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引入一定量的Na2O、CaO与BaO等对石英熔解能力高的成分,但这容易使瓷坯变形,一般不予采用,如潮州一带的高白度高透明度瓷坯中Na2O、CaO、MgO极少。
    4、凡是能减少瓷坯中的气孔率的一切措施均能提高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
    如选择杂质含量少的原料;塑性原料加强陈腐与真空练泥,注浆料应进行陈腐,慢速搅拌或真空脱气以减少泥浆中的气体;适当提高烧成温度,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对石英进行细粉碎等。
推荐3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