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今年,宣城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发展,坚持扶优扶强与招大引强并重,完善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新兴制造业基地,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
今年,宣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共有151户列入全省考核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考核序列,比年初新增47户,总数位居全省第五。
日前,总投资1亿元、业内投资额最大的液压研究院——安徽金达利液压有限公司液压研究院,已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即将开工建设;同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两亿元启动了年产1000台电动汽车撬式充电桩项目;今年5月,国家核安全局下发《关于颁发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通知》,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个获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核三级泵制造厂商……
今年,宣城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发展,坚持扶优扶强与招大引强并重,完善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新兴制造业基地,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产值预计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宣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领导组成立,推动了一大批长三角地区的名企业落户我市;今年,全市在建258个工业项目列入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其中35个重点工业项目列入市领导联系重点调度项目,并明确了季度建设任务和建设节点。
4月,首届中国(宣城)纳米材料与环境治理高峰论坛举行,展示了宣城在环保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5月,宣城与合工大签订了深化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校市、校企合作,提高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含量,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同时,宣城不断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全市在建厂房100万平方米,有效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难”的问题。
今年,宣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共有151户列入全省考核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考核序列,比年初新增47户,总数位居全省第五。
日前,总投资1亿元、业内投资额最大的液压研究院——安徽金达利液压有限公司液压研究院,已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即将开工建设;同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两亿元启动了年产1000台电动汽车撬式充电桩项目;今年5月,国家核安全局下发《关于颁发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通知》,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个获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核三级泵制造厂商……
今年,宣城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发展,坚持扶优扶强与招大引强并重,完善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新兴制造业基地,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产值预计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宣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领导组成立,推动了一大批长三角地区的名企业落户我市;今年,全市在建258个工业项目列入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其中35个重点工业项目列入市领导联系重点调度项目,并明确了季度建设任务和建设节点。
4月,首届中国(宣城)纳米材料与环境治理高峰论坛举行,展示了宣城在环保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5月,宣城与合工大签订了深化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校市、校企合作,提高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含量,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同时,宣城不断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全市在建厂房100万平方米,有效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