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营稀土企业 合力治理环境污染


来源:中国化工报

标签稀土
目前,民营稀土企业及民间投资在我国稀土产业结构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近几年,国家对稀土行业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大型生产企业在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加强,但民营稀土企业也需要找到生存空间。

  在产业整合方面,国家鼓励大型稀土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收购等多种形式,推进区域性产业整合,对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非常有益,可以有效解决乱采乱挖、污染环境问题,以及盲目扩大生产而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通常都是被整合对象,他们在整合过程中的话语权往往很弱,并出现了地方政府一刀切、后续措施跟不上等不利于稀土产业发展的行为。因此,整合不能仅局限于地方层面,还需要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企业整合细化配套政策措施,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保护民营稀土企业的合法利益诉求,使其在稀土行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在自主创新方面,目前,我国民营稀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家大部分稀土科研资金投入都放在了国有大型企业上,民营稀土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本身就很紧张,更别说开发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科技投入了。如果有了国家鼓励民营稀土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就有助于解决目前民营稀土企业普遍存在的环保不达标、资源消耗及能耗偏高、产品低端化、市场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民营稀土企业也会因此形成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主动增加科技投入和重视科技人才的内在动力和机制。

  在环保达标方面,当前,稀土行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少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稀土企业实现环保目标都有困难,民营稀土企业的环保成本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国稀土资源大多数分布在老、少、边、穷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有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稀土企业和地方政府都有保护环境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众所周知,稀土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其污染物不同于其他行业,污染治理难度很大。虽然国家出台了稀土环保标准,但许多污染治理技术和装备并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化治理体系。

  稀土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或几个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很难承担起综合治理任务,所以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在坚持严格的技术准入标准和环保标准的基础上,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稀土资源的生态化开采和绿色化生产。

推荐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