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稀土企业无需考虑“高门槛”


来源:证券日报

标签稀土
五矿发展(600058,股吧)、中国铝业(601600,股吧)、江西铜业(600362,股吧)、厦门钨业(600549,股吧)、包钢稀土(600111,股吧)、中色股份(000758,股吧)、广晟有色(600259,股吧)等企业2011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均以超过10亿元

  根据国土资源部官网显示,7月13日,我国我国稀土主产区九省(区)20市(州)稀土开发监管联动联席会议在湖南郴州召开。在通过《九省(区)20市(州)稀土开发监管联动联合检查工作方案》后,会议代表还分别就稀土行业的资质管理、诚信制度、和谐矿区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有消息指出,目前讨论稿已拟定完毕,将于近期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

  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指出,为了保护环境和优化稀土资源开采,上述讨论稿中除了对矿山资源量和规模进行严格规定外,还将对申请采矿权的生产企业设立主营业务收入必须超过10亿元的“高门槛”。

  7家大型稀土企业避开新“门槛”

  据记者根据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稀土永磁概念板块中,截止2011年年报期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8家,而如果按照能够申请采矿权的生产企业计算的话,五矿发展、中国铝业、江西铜业、厦门钨业、包钢稀土、中色股份等公司201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列前6,广晟有色也以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22.22亿元必过了此次被抬高的门槛。

  有行业内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监管部门联合出台的政策来看,我国几家大型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上市企业都没有被这条门槛卡住,进而可以想像得到,我国稀土央企与地方对于稀土资源的博弈将继续进行。”

  自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提到,“用1-2年时间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但随着各地方为维护原有资源优势,纷纷加速了组建地区、省级的稀土整合平台。

  以广东省为例,省内拥有多张采矿证的广晟有色成为了广东省广晟资产营业有限公司的一级控股子公司,随后,又成立了广东稀土产业集团,并提出了整合时间表,大力加强了对辖区内个稀土产区的控制。

  而福建省方面,确立了以厦门钨业为龙头的,通过资源有序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的产业方向。

  在地方整合平台声势日隆、整合格局既定的形势下,作为央企的五矿、中铝、中色不得不转向广西、湖南、江苏等地发展,原先南方“三甲争霸赛”面临着无法进行下去的尴尬,南方稀土曾经颇为“混乱”的局面有望以地方牵头整合资源顺利的进行。

  稀土兼并或将集中产业中游

  国土部副部长汪民在上述联席会议上公开表示:“全国稀土采矿权将减少到65个,稀土矿山多、小、散、乱等局面将有所改观。”

  以南方稀土为例,目前,南方现有采矿证100余张,其中福建有6张(厦门钨业拥有4张),广东4张(广晟有色拥有全部),广西1张,湖南3张,江西88张。涉足南方稀土的企业中,厦门钨业和广晟有色既有采矿权也有冶炼分离产品,中色股份、五矿集团以及中国铝业仅有分离产能而并无矿山资源。而南方的中重稀土被认为价值更高,包括二级市场上领涨稀土板块的龙头已经悄然向广晟有色、科力远(600478,股吧)、厦门钨业等中重稀土转换。

  “虽然此次监管部门提高了稀土开采的门槛,并且有减少稀土采矿证的趋势,但这些措施只能针对‘守规矩’的企业,而对于那些私挖乱采,不守规矩的小企业来说,恐怕很难限制。但有这些措施比没有这些措施强。”上述分析师不无担心的表示。

  目前,中铝公司、中国五矿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收购或兼并了部分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大企业主导稀土产业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除了地方稀土企业内部整合外,稀土兼并重组主要还是集中在中游的冶炼分离和下游的深加工等层面,从讨论稿的内容上可以看出,除了新的稀土矿采矿权发放将向大企业倾斜,目前已有采矿权的企业也必须‘达标’才能不被淘汰,加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对于一些规模不够的中小矿山而言,被大企业兼并重组可能成为唯一的出路。”有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