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我国稀土出口量下降


来源:中国矿业报

标签稀土
据中国海关部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份,我国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的出口量为3046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3%。数据显示,4月份稀土出口量为387吨,较3月份下降38%,较2011年同期下降93%。

  我国稀土出口量的下降,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一是可能影响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由于我国稀土占有国际大部分市场,使稀土能够成为国家的外交砝码。二是会影响一些稀土生产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稀土生产比较集中的内蒙古、江西等地,稀土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从表面上看,稀土出口量的减少,短期内将对我国稀土行业经济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是对我国稀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多年来,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我国的稀土资源产业长期以来处于盲目开发的失控状态。国内大部分稀土矿山企业都属于规模小的中小厂矿,在对稀土矿的过度开采中,由于技术低下,采出来的矿石质量较低,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极为严重,稀土资源极大浪费。

  在开采稀土的过程中,由于主要采取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等落后工艺,乱挖滥采现象极为严重,并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指出,仅对江西省南部因稀土开采被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初步预算的资金投入就达380亿元以上。

  由于我国的稀土出口量不断增加,付出的资源成本越来越高。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稀土的储量还占世界储量的88%,到现在已经降到了30%左右,稀土资源流失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甚至发出了“几十年后,中国将由‘稀土大国’变成‘稀土紧缺国’”的警告。

  因此,我们应客观看待稀土出口减少问题。为了国家利益,政府管理部门必须继续推进行业整合,关闭不符合要求的产能,制止过度开采。同时,还应对稀土产业做出重大调整,即由过去以出口为主,调整为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尽量减少或控制出口。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