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攘外必先安内


来源:中国化工报

标签稀土
不久前,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公司相继公布业绩报告,三大铁矿石巨头的利润总和超过500亿美元,是中国77家钢企利润总和的5倍。而与此同时,世贸组织有关机构宣称,中国限制铝土等9种原材料出口的做法违背了国际贸易法则,在这背后,欧美国家对我国廉价稀土的觊觎,意味已经十分明显。令人费解的是,同样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为何三大公司的铁矿石能当金子使,而我国占世界产量90%的稀土,到头来却只能卖出白菜价?

  实际上,铁矿三巨头之所以能赚得盆盈钵满,正是垄断了全球高品质铁矿石资源和定价权所致。而我国尽管拥有稀土生产优势,却没有把定价权掌握在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稀土资源并非为我一国所有;另一方面,我国稀土企业众多,有关部门对稀土资源控制不力,恐怕是定价权流失更重要的原因。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行业整合、严格配额管理,但是稀土资源的私挖盗采和非法走私依然屡禁不止,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些低价产品严重冲击了我国稀土市场,归根结蒂,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利益的追求难辞其咎。事实上,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1/3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由于严格监管,这些国家鲜有偷采走私稀土情况发生。而我国一些地方只顾眼前利益,不少企业经常是超量开采,政府的监管也形同虚设,迫不及待地把宝贵的资源拱手于人。由此,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稀土开采的政策,效果却并不理想。

  因此,在保护稀土、合理开发资源问题上,攘外必先安内。应该明确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准入制度,同时加强监管,提高稀土资源开发的成本,促使更多的企业在稀土的下游开发做文章,而不是总对着开采出口这条粗放产业链打主意。否则,即使出台的政策再严格,也挡不住偷采的热情,而大量低价稀土出口的背后,最终留给我们的只有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

  2月2日,福建沙县际岩村里原租给一个养鸡场的山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这场滑坡一下子暴露了看似正规的养鸡场内部的秘密。原来,这里藏着一个盗挖稀土团伙,每天盗矿约两吨。
推荐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