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研究院科研项目硕果累累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标签稀土
近日,包头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承担的课题“稀土电子金属材料及靶材的技术攻关”和“核磁共振成像仪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开发”,以及包头稀土研究承担的课题“包头稀土精矿连续碱分解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无缝钢管在线探伤用器件国产化研制”进行了科研成果鉴定,以上四项科研成果全部通过鉴定。另外,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承担的“世界稀土行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了科研项目验收。

  “稀土电子金属材料及靶材的技术攻关”项目采用的高温氢还原法制备高纯低氧、低硫含量金属铬,通过气流磨制备铬粉,再经过冷等静压、烧结工艺制备靶材;通过流场数值模拟和轴向分层布气装置的设计,保证了氢气还原铬片过程反应器进出口压差均匀及固体物料间隙流速均匀,实现大型氢还原工艺稳定,并实现规模生产,具有创新性。所制备的铬粉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推广应用到液晶显示器等高技术产品中,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核磁共振成像仪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开发”项目在速凝铸片和氢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元素、优化成分、调整工艺,突破了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温度稳定性、一致性的关键技术,制备的钕铁硼磁性材料满足了磁共振成像仪的使用要求。并在制备过程中增加了预烧工艺,具有创新性,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批量中试,生产工艺成熟、产品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包头稀土精矿连续碱分解生产工艺技术开发”项目采用液碱焙烧法直接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去掉了现有碱法生产工艺中化选工序,减少了生产辅助材料消耗,实现了碱分解工艺的连续化焙烧,具有创新性,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艺过程无污染废气排放,无含氨氮的废水,实现了清洁生产,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无缝钢管在线探伤用器件国产化研制”项目采用304不锈钢作为电路板护壳材料,并用表面镀硬铬工艺显著提高了耐磨性能。采用磷铜合金作为探头主体材料,并研制了新型插件,研制的无缝钢管漏磁探伤仪用纵向探头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满足无缝钢管生产中在线检测的要求,实现了漏磁探伤仪纵向探头的国产化,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同时,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承担的“世界稀土行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也通过了包头市科技局组织专家组的验收。该平台可覆盖目前世界上42个国家和地区的稀土及相关专利文摘数据,其中,中国、美国、欧洲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录专利全文,共收录中文专利10万余条,国外专利46万余条。在主题词检索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专业分类和相关性的检索导航体系,使检索更加便利,提高了查全率;针对检索结果,系统可提供主题聚类、新颖性等多种分析,进一步丰富科研、生产的决策手段。检索目录科学、合理、全面,基本覆盖了稀土领域。该项目符合当前稀土产业的需求,将为我国的稀土科研、生产和销售发挥巨大的参考作用。
推荐1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