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物所二维纳米材料合成及环境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标签纳米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著名的《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和上海光源在二维纳米材料及污染物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成果(DOI:10.1039/C1030EE00495B)。

    二维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固态纳米器件、传感及功能薄膜等众多领域。然而,自支撑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通常很难得到,一般是由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固相基底上制备生长。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彭程博士在樊春海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与上海光源物理环境科学部邰仁忠研究员合作,利用石墨烯的二维平面作为模版,在溶液中合成了自支撑的超薄二维羟基氧化铁(γ-FeOOH)纳米材料,尺度约200nm,厚度仅为2nm左右。上海光源软X射线谱学显微实验站利用30nm软X射线纳米探针,通过在200nm微小样品上扫描成像,测量Fe-L2,3吸收边附近的一系列图像并加以解谱,精确得到了γ-FeOOH中三价铁离子清晰分布图象,为确定这种二维结构的价态及在石墨烯表面的分布状态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这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能够高效降解水体中的苯酚等有机污染物。而且,这种纳米催化剂的稳定性显著高于该实验室之前报道的氧化铁纳米粒子(Nano Research, 2009, 2, 617),展现出在环境催化应用方面的良好前景。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