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产品中纳米材料和纳米粒子存在的潜在癌症风险进行评估


来源: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标签纳米
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消费品中。近日,德国环境风险评估委员会(BfR)和联邦环境局(UBA)对各类纳米材料可能产生的致癌作用进行了风险评估。

    BfR和UBA称,一系列的动物研究表明许多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和二氧化钛(TiO2)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摄入(吸入)而致癌。然而,可用的数据并不足以将这些材料归类为“可能导致癌症”之中。原因是这些数据通常来源于动物实验,这些物质的内在性能并不知晓。

    此外,目前现有的结论既不是关于产品中纳米材料的释放也不是关于其暴露风险,所以产品和配件中的所包含的纳米材料的相关数据是无用的。且现实是只有少数组织对产品中的纳米材料释放进行了研究,许多技术手段尚未成熟。所以产品中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粒子并不能确定是否会导致癌症。

    BfR和UBA表示,除去现有的不确定因素,一些纳米材料中的潜在致癌性仍需受到重视。评估的重点应该放在哪类人群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暴露风险。同时,各种可能的途径(吸入、皮肤、口腔)决定了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特性。因此,纳米材料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是有差异的,视不同材料而定,研究者应该就此问题进行更多的研究。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