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两会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民生问题依旧是本年两会的重头戏,值得关注的是,继2010年两会大会采用以碳酸钙为原材料的环保型纸张后,2011年的两会上,“石头纸”再一次的出现在两会之上。
今年两会,政协的一号提案落户“低碳经济”,节能环保、新产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由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转向低消耗低污染的理想模式。
随着环保节能的意识不断深入,传统的粉体材料在应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也为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不可替代的一些功能粉体材料,也是今年两会探讨的重点之一。
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议题之一。新材料在我国经济建设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稀土永磁材料在微特电机、磁悬浮列车、汽车工业、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方面的应用;纳米新材料在农业、生物医学、陶瓷、磁性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新材料的研发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各方声音:
全国政协常委黄代放:关注新材料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全国政协常委黄代放表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就有新材料,现在很多新材料我国已经能够自主生产,关键是为这些新材料找到应用领域,比如在节能减排上的应用。黄代放着重强调了新材料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包括建议建筑模板推广使用新材料、建议农村沼气池加快使用新材料、新工艺。
全国人大代表王兆力建议:倾力打造石墨新材料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今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们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代表王兆力在采访中说。
王兆力表示,鸡西将石墨新材料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石墨精深加工企业,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一是大力发展石墨精深加工业。
二是加快建设石墨产业园区。
三是推进优势矿产品开发。对初具规模的碳化硅、硅线石、钼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新型陶瓷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促进新材料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农工:《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
农工民主中央日前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农工认为,我国已具备了发展碳素新材料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只要思路开阔、措施得力,完全可在近几年把它做成产值千亿元的大产业。
建议内容:一、将碳素新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子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给予重点培育扶持。目前国内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减排减碳效果虽好,但不一定能节约大量的能源。我国应该从清洁能源代替燃油和碳素部件代替钢部件两方面来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汽车。建议将这一思路体现于开发新能源汽车和改造燃油型汽车的规划之中。
二、围绕碳纤维代钢部件和碳复合材料产品两大重点进行产业链布局,逐步在国内形成一批碳素新材料企业-产业集群。建议国家尽快组织力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新产品、新用途进行研发,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各个领域,从而在有条件的地方迅速形成产业群,打造一批碳纤维产品制造基地。
三、加强对石墨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严格保护。
四、进一步加大新型碳素材料的研究开发力度。
地方热议新兴产业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多种要素制约下的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各省市都纷纷开始集中力量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制定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方向。
江苏省明确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为重点。
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则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装备”,新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往往是其他领域开展创新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要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材料先行,应用带动”。 新材料从研发到数据齐全、工艺稳定的工程化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新材料的开发设计需要未雨绸缪。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有的子行业正奋力直追,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望逐渐替代进口,分享有关新兴产业成长的“盛宴”。(本网记者 贾云)
今年两会,政协的一号提案落户“低碳经济”,节能环保、新产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由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转向低消耗低污染的理想模式。
随着环保节能的意识不断深入,传统的粉体材料在应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也为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不可替代的一些功能粉体材料,也是今年两会探讨的重点之一。
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议题之一。新材料在我国经济建设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稀土永磁材料在微特电机、磁悬浮列车、汽车工业、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方面的应用;纳米新材料在农业、生物医学、陶瓷、磁性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新材料的研发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各方声音:
全国政协常委黄代放:关注新材料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全国政协常委黄代放表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就有新材料,现在很多新材料我国已经能够自主生产,关键是为这些新材料找到应用领域,比如在节能减排上的应用。黄代放着重强调了新材料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包括建议建筑模板推广使用新材料、建议农村沼气池加快使用新材料、新工艺。
全国人大代表王兆力建议:倾力打造石墨新材料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今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们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代表王兆力在采访中说。
王兆力表示,鸡西将石墨新材料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石墨精深加工企业,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一是大力发展石墨精深加工业。
二是加快建设石墨产业园区。
三是推进优势矿产品开发。对初具规模的碳化硅、硅线石、钼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新型陶瓷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促进新材料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农工:《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
农工民主中央日前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农工认为,我国已具备了发展碳素新材料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只要思路开阔、措施得力,完全可在近几年把它做成产值千亿元的大产业。
建议内容:一、将碳素新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子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给予重点培育扶持。目前国内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减排减碳效果虽好,但不一定能节约大量的能源。我国应该从清洁能源代替燃油和碳素部件代替钢部件两方面来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汽车。建议将这一思路体现于开发新能源汽车和改造燃油型汽车的规划之中。
二、围绕碳纤维代钢部件和碳复合材料产品两大重点进行产业链布局,逐步在国内形成一批碳素新材料企业-产业集群。建议国家尽快组织力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新产品、新用途进行研发,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各个领域,从而在有条件的地方迅速形成产业群,打造一批碳纤维产品制造基地。
三、加强对石墨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严格保护。
四、进一步加大新型碳素材料的研究开发力度。
地方热议新兴产业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多种要素制约下的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各省市都纷纷开始集中力量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制定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方向。
江苏省明确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为重点。
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则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装备”,新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往往是其他领域开展创新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要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材料先行,应用带动”。 新材料从研发到数据齐全、工艺稳定的工程化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新材料的开发设计需要未雨绸缪。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有的子行业正奋力直追,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望逐渐替代进口,分享有关新兴产业成长的“盛宴”。(本网记者 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