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集约化发展是大趋势


来源:信息时报

标签稀土
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应用和出口国。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多年来国内稀土行业由于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竞争混乱,稀土资源以低廉价格流失。

  相反地,日本、韩国等国虽没有稀土资源,但已从我国购买了足够使用20年的稀土产品作为储备,并渐渐掌控了稀土的国际定价权。近两年日本从我国采购的渠道和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大量、公开、集中采购转为多批、少量、分散采购,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打压和操纵市场价格。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下跌后,目前稀土价格仍处以历史低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稀土价格一路下挫,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到今年初,江西大部分稀土企业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未来稀土大型矿山将向大企业转让配置。目前,我国已发展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应用和出口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品级、规格产品的国家,占据国际市场87%左右的份额。去年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分别为13万吨和12万吨。

  据悉,未来6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总量,将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初级材料仍被禁止出口,而且还将进一步进行细分管理,严禁出口镝、铽、铥、镥、钇等金属。而6月底,欧盟和美国就中国限制钨、锑和稀土等稀有金属出口问题,向WTO提起诉讼。一方面拼命要买,一方面咬紧牙关不松口,一场中外稀有金属的暗战早已展开。

  目前全国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的企业有169家,已能生产单一稀土氧化物、单一稀土金属、稀土盐类、稀土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等400多个种类、近千个规格的稀土产品,而且不断向高附加值、精细化、深加工产品及下游应用产品延伸,出口产品占据着国际市场87%左右的份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共生产稀土矿12.5万吨,同比增长3.5%;冶炼分离产品13.5万吨,同比增长7.1%;出口的冶炼分离产品3.46万吨,同比减少23.7%。2008年稀土全行业实现产值245.3亿元,同比减少14.71亿元。

  国内稀土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环保意识薄弱,污染问题突出;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出口管理不力,市场秩序混乱。预计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发展是稀土行业的大趋势;行业的发展将更依靠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的升级
推荐1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