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

关于我们 加入收藏
400-810-00692588

中国粉体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东莞市亿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8 年白金会员

已认证

拨打电话
获取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立即发送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当前位置:
亿富机械 >公司动态 >

欧洲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发展状况

欧洲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发展状况
亿富机械  2025-07-12  |  阅读:71

手机扫码查看

标语.png

2025年5月,欧洲电车市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九国电车销量达到23.34万辆,同比大增37.2% ,环比也有7.4%的涨幅,渗透率飙升至27.5% 。从1 5月的数据来看,欧洲九国累计注册量达108.84万辆,同比增长28.0%,渗透率为25.7%,整体增长强劲。

在政策方面,欧盟执委会于3月通过碳排考核新修正案,将原定于2025年的目标放宽至2025 2027年三年完成,车企在碳排放合规上有了更多缓冲空间。受此影响,结合前五月的强劲表现,2025年欧洲电车销量有望上调至360万,同比增长21%。

不过,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持续下滑,5月九国销量合计9771辆,同比下降26.6%,市占率降至4.2% ,同比下滑3.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欧洲市场竞争激烈、车型老化以及欧洲政局不稳定都对其产生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高歌猛进,比亚迪等车企销量大幅增长,中国品牌5月在欧洲销量达65808辆,市场份额翻倍至5.6% 。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已形成整车制造、电池供应链、储能系统三大核心布局,不仅为规避贸易壁垒,更旨在深度融入欧洲能源转型体系。

投资布局全景图 

1. 整车制造:多国产能网络成型  

比亚迪:  

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立欧洲总部及年产30万辆的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地化率达65%,配套光伏屋顶实现100%绿电生产;  

塞浦路斯设立财税与合规中枢,利用12.5%企业所得税率及欧盟资金自由流通优势优化跨国运营;  

土耳其新建15万辆产能基地(2026年投产),依托欧盟-土耳其关税同盟规避27.4%关税。 

奇瑞 & 长安:  

奇瑞与西班牙车企合资工厂将于2025年Q3投产,成为西欧首个中国量产基地;  

长安计划在东欧设厂,目标2030年实现本土化生产。  

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股比51%),获得欧洲制造与销售权,2026年推智能驾驶车型。

2. 电池产业链:技术输出主导产能共建  

宁德时代:  

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共建41亿欧元磷酸铁锂工厂,年产能数十GWh,填补欧洲中低端电池缺口;  

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规划100GWh产能,为欧洲最大单体电池厂,带动40余家中国材料商入驻。  

亿纬锂能:通过股权合作模式加速技术本地化,规避欧盟《电池法》碳足迹要求。  

欧盟本土化响应:欧盟创新基金向6个电池项目注资8.52亿欧元(含LG波兰46系大圆柱电芯项目),目标2030年新增56GWh产能。

3. 储能系统:工商储需求驱动属地服务  

弘正储能:在捷克建设200MWh调频项目,布拉格设立技术服务中心,AI算法适配欧洲电网标准,故障响应效率提升40%。  

政策红利:德国动态电价推广使工商储项目IRR达15%以上,吸引中国企业布局调峰套利场景。

4.材料企业:产能扩张加速

当升科技计划在芬兰建立30万吨三元材料及30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基地;裕能科技筹备在西班牙建立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德方纳米计划在西班牙上5万吨铁锂铁锂产线等等。

亿富机械跟随大材料产线的脚步,在欧洲建立了办事机构及与多家本地企业建立了设备及市场层面的合作,旨在将服务本地化,将中国的先进砂磨技术带向欧洲,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洲的发展做贡献。

立式.png

 二、战略路径:从产能转移到价值链共生  

1. 本地化2.0模式  

研发适配: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开发右舵车型辐射英国市场,宁德时代CTP技术授权欧洲伙伴。  

服务闭环:弘正储能在欧洲建立7×24小时运维团队,备件调配效率提升40%。  

2. 政策对冲策略  

关税规避:土耳其、匈牙利工厂利用欧盟自贸协定替代直接出口(如比亚迪土耳其基地避27.4%关税)。  

碳管理前置:头部企业提前获取ISO 14067认证,应对2025年欧盟CBAM碳关税。  

3. 本土生态嵌入  

宁德时代带动40+中国材料商进驻匈牙利产业园;  

上汽名爵借英国零关税优势(对比欧盟27国),2025年1-5月在欧销售12.6万辆,占欧洲市场份额2.3%。

三、挑战与应对策略  

1. 地缘政治风险  

欧盟《电池法》要求2030年回收材料占比30%,中国企业需共建回收体系(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闭环合作)。  

西班牙在欧盟关税投票中弃权,反映成员国经济利益与保护主义冲突,中企可重点突破匈、西等政策友好国。  

2. 市场渗透瓶颈  

比亚迪在德销量仅776辆(2024年前5月),主因渠道薄弱;对策包括与法国兴业银行合作汽车金融,降低购车门槛。  

欧洲充电桩密度仅17台/百公里(匈牙利),需联合IONITY等充换电网络企业。  

3. 成本控制压力  

匈牙利平均时薪15欧元(西欧1/2),但工业通胀率达17.1%;中国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如弘正储能分体式直流柜)降低安装成本。

四、未来趋势与全球影响

产能东移:艾睿铂预测,2030年中国车企在欧年产量达80万辆,市场份额升至10%,同期欧洲本土车企或关闭40万辆产能。  

技术竞争:固态电池(保时捷Cellforce硅负极项目)与智能驾驶(小鹏-大众合作)成下一战场。  

欧盟依赖度:欧洲本土电池项目屡屡延期(如Northvolt破产),中企技术和产能成其电动化转型关键支撑。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投资已从“产能转移”升级为“价值链共生”,通过技术授权(如宁德CTP)、政策适配(碳管理)和生态嵌入(本土服务网络)构建竞争壁垒。未来五年,匈、西、土三国产能集群将支撑中国品牌在欧洲实现10%市场份额,但需警惕欧盟保护主义与技术标准迭代的双重挤压。

1752306644858.jpg

虚拟号将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扫码拨号

为了保证隐私安全,平台已启用虚拟电话,请放心拨打(暂不支持短信)
留言咨询
(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关闭
留言类型:
     
*姓名:
*电话:
*单位:
Email:
*留言内容: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