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盘点|中科院纳米方向五大外籍院士


来源:中国粉体网   橙子

查尔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

 

查尔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美国国籍,物理化学家。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波院士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他在国际上最早开始纳米线的研究,开创性的建立了多种合成及控制一维纳米结构的方法。在功能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及光电器件、纳米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原创性的杰出贡献。李波教院士已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370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包括33篇Science、20篇Nature和24篇Nature子刊等。论文被他人引用总次数超过82,000次,H因子高达129。 


李波院士为培养中国高级科学人才和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培养出60多名中国籍博士和学者,包括45名教授和副教授。他们都活跃在国际化学和纳米科技研究的第一线。李波院士还与我国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担任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名誉教授和或学术顾问,参与并组织在我国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饭岛澄男(Sumio Iijima)


饭岛澄男(Sumio Iijima),日本国籍,纳米科学家。2010年当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饭岛澄男院士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制备、填充及性能研究方面。1991年他在《自然》杂志上宣布观察到纳米碳管,由此开拓出一维纳米材料的全新研究领域,为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该论文单篇已被引用一万多次,居于该领域之首。


饭岛澄男院士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推动中国纳米科技、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文革之后最早访问中国的日本科学家之一。在美期间曾帮助中国访问学者。回国后与清华、北大、浙大等多个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培养的中国学生有多名已成为学术带头人,为中国的纳米科技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弗莱明•贝森巴赫(Flemming Besenbacher)


弗莱明•贝森巴赫(Flemming Besenbacher),丹麦国籍,物理化学家。1996年当选为丹麦自然科学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丹麦科学技术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弗莱明•贝森巴赫院士的研究领域涵盖纳米学科的多个方面。他在过去20多年里致力于新型可变温度快速扫描探针显微术和其他各种表面敏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科技成就并对表面物理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包括Science 10篇,Nature和Nature系列期刊10篇。学术论文已被引用20000余次。


弗莱明•贝森巴赫院士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多年来,坚持与国内许多知名科研机构保持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接受和培养了50余位中国学者或留学生,积极推动中丹科技合作与交流。弗莱明•贝森巴赫院士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使他荣获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中国政府友谊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苏布拉•苏雷什(Subra Suresh)


苏布拉•苏雷什(Subra Suresh),美国国籍,材料科学家。2002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苏布拉•苏雷什院士在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纳米力学、细胞力学等领域有许多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他的代表性工作包括:发现非晶材料经由机械接触压力可在室温下析出纳米晶体,发展了用精确控制纳米尺度材料内部界面的方法来优化材料的强度、韧性及损伤容限,在各种脆性和延性材料中发现并确证了多个影响材料疲劳裂纹扩展的关键机制,发展了可用于优化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等材料力学性能的多种实验和计算方法……


苏布拉•苏雷什院士与来自中国的合作者共同发表论文100多篇。与国内中科院、浙大等多所科研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2012年,作为全球研究委员会(GRC)创会会长暨美国科学基金会主任,他邀请中科院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参加GRC并安排中科院成为首届GRC董事会成员,积极促成了2014年GRC年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高层次科技合作。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王中林(Zhong Lin Wang),美国国籍,材料科学家。1961年11月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987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中林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研究。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他的主要学术成就为:纳米能源技术,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生长机理和应用,纳米传感器和新型器件的原理和应用等。王中林院士发表了600篇期刊学术论文,45篇书章节, 28项美国和中国专利,4 本专著和20本编辑书籍及会议文集,其中有15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物上,论文被引用达31,000 次以上。


王中林热爱祖国,积极参与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为国内培养、锻炼和输送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过去18年中,他往返中美间120余次,与国内多所科研教育机构达成长期合作,培养了80多位分布在中国和美国的华人优秀人才。和国内学者合作发表论文60余篇。他在国内出版了12本中英文著作和编刊书籍,这些书籍对于促进国内的纳米科技发展和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推荐1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