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保护行动何时能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选矿技术网

[导读]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总储量而言,稀土要比黄金丰富,但它的分布极不均匀,宝贵的稀土资源在中国却被以令人吃惊的价格贱卖。稀土之所以叫稀土,是因为稀有,所以终有一天会采完,到时候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应该占到战略高度,去保护我们的稀土,少一些盗采,多一些有序开采,少一些走私,多一些正规出口,少一些开采,多一些保护。

中国粉体网讯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具有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因此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誉。在军事领域,其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大幅提高制造坦克、飞机、导弹和卫星的钢材及合金的战斗性能。

  就总储量而言,稀土要比黄金丰富,但它的分布极不均匀,以前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作为全球头号稀土大国,2005年我国探明的稀土蕴藏量占世界的80%,但是去年全球主要国家稀土储量分布中,中国仅有42%!

  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稀土储量分布



  下降了一半!!

  宝贵的稀土资源在中国却被以令人吃惊的价格贱卖。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约10倍,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六成左右。在世界电子、激光、超导等高科技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未水涨船高,美国从中国购入的稀土价格竟低于其在国内开采的成本。


  2012年以前,中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

  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拥有重要意义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

  生产规模第一,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

  出口量世界第一,中国产量的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可以说,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据国家发改委的报告,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年生产能力20万吨,超过世界年需求量的一倍。而中国的大方,造就了一些国家的贪婪。

  日美从中国大量进口稀土储备

  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国民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日本对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施了储备制度。其目前执行的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出台于1983年,储备对象为镍、铬、钨、钴、钼、钒、锰等7种稀有金属,其进口依赖度超过90%。其中日本稀土83%来自中国。

  美国本土的稀土矿藏储量并不少。2011年《商业周刊》的文章称,美国是全球第二的稀土资源大国,仅次于中国。此外,美国还以长期合同的形式抢占其他国家的稀土矿产,尤其是中国。

  至2012年初,中国稀土世界占有量由2005年的96%下降至30%。

  好多人都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限制,为什么没人管?为什么……

  依包头稀土为例:


  包头作为中国稀土的大省,2012年以前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占中国的80%以上!

  2009年以前,在包头稀土公司的支持下,日本和美国获得大量稀土,并将其贮存在海底。更为惊人的是,由于包头稀土公司有商务部的出口牌照,以国际技术交流背景下,包头稀土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和日本人商量如何加快挖空中国稀土,并且派出技术人员帮日本人改进潜艇和导弹工艺……

  当然此事在当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2010年中国开始整顿稀土,结果是:2010年开始,稀土开始限制出口量,稀土的出口价也开始上升。2011年达到鼎盛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近几年稀土的怪现象又开始出现,2011年之后稀土出口量又开始增加,但是价格却一年不如一年。

  国家建立战略储备

  中国稀土战略储备事宜已酝酿多年。2007年,国家物资储备局储备研究所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出发展稀土储备的政策建议,但此后稀土储备只停留在企业层面。

  直到2011年,稀土储备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国家战略储备”概念。

  国务院明确表示,要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实行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在内的两种战略储备。

  实施国家稀土战略储备制度,对有效保护稀土资源、提高中国稀土资源的保障能力和控制能力、控制国际定价权,以及改善稀土产品供求关系、规范市场运行秩序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呼吁

  稀土之所以叫稀土,是因为稀有,所以终有一天会采完,到时候我们怎么办,反过来去买其他国家埋在海底的稀土,还是高价去其他星球探测?所以我们应该占到战略高度,去保护我们的稀土,少一些盗采,多一些有序开采,少一些走私,多一些正规出口,少一些开采,多一些保护……

  给子孙后代留点稀土吧……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