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万元/吨到超15万元/吨 碳酸锂会持续回调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导读]  从4万元/吨到超15万元/吨,碳酸锂行的大好行情,使得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在2016上半年业绩暴增。近期,持续高烧的碳酸锂市场近期却出现降温势头,碳酸锂价格连续三周出现回调。多位曾从事相关行业研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近期碳酸锂的价格有所回落是正常波动。未来一段时期内碳酸锂价格还会继续下跌。但从供给角度来看,碳酸锂会有一定的建设周期。

中国粉体网讯  从4万元/吨到超15万元/吨,碳酸锂行的大好行情,使得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在2016上半年业绩暴增。


根据天齐锂业日前披露的中报显示,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47亿元,同比增长17.2倍。


记者注意到,持续高烧的碳酸锂市场近期却出现降温势头,碳酸锂价格连续三周出现回调。根据亚洲金属网的统计,8月15日-19日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分别下降5000元/吨和7000元/吨,成交价格分别为11.9万元/吨和13.8万元/吨。


多位曾从事相关行业研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近期碳酸锂的价格有所回落是正常波动。未来一段时期内碳酸锂价格还会继续下跌。但从供给角度来看,碳酸锂会有一定的建设周期。未来碳酸锂市场价格波动趋势也是呈周期性的。


多家公司业绩暴增


近日,多家涵盖碳酸锂业务的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情况。其中,天齐锂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26%;净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17.2倍。赣锋锂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3亿元,同比增长147%;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45%。


天齐锂业在中报中表示,报告期内锂产品市场需求大幅增加。由于锂产品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均有所提高,锂化工品销售收入占比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提高。


记者了解到,天齐锂业主要业务为碳酸锂的生产与销售,其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在2015年收入为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3.10%,同比增长103.85%。赣锋锂业去年的碳酸锂系列产品收入3.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4.21%,同比增长42.07%。 西藏矿业2015年锂类产品收入2亿,占营业收入比重22.12%,同比增长394.10%。


一位曾从事相关证券研究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5年以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碳酸锂产品市场需求量剧增,价格随之持续上涨。进行相关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净利润有较大的增长是必然的。


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去年以来,上游锂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一路走高,从2015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不断刷新历史。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已经从去年初的4万元/吨上涨到了7.3万元/吨,今年1月份涨到了12万元/吨。2016年4月份、5月份的期货价格已经报出15万元/吨。


在价格疯涨的情况下,整个市场呈现供货紧张状态。公开资料显示,成飞集成证券代表巨美娜曾表示,“锂电池原材料涨跌一般情况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需求大原材料价格就会上涨。从2015年开始锂电池的需求就出现较快增长,原材料供应紧张。” 


短期内价格将持续下跌?

目前,我国对碳酸锂的需求较大,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打开了碳酸锂需求的巨大空间。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碳酸锂的巨大需求导致其价格也一路飙升,今年一季度的碳酸锂价格则飙升到了15-16万/吨,远远高出国际价的8万/吨。


记者了解到,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对碳酸锂的需求量大约为1.6万吨,占碳酸锂总需求量的10%左右。预计2017年电动汽车产业对碳酸锂的需求比重将高达27%。除电动汽车之外,消费电子、电网储能、移动基站、UPS等产业的发展亦将拉动碳酸锂需求量的增涨。


墨柯表示,由于对碳酸锂大量的需求导致去年碳酸锂的供应量表现为趋紧,到今年第一季依然是趋紧态势,但是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也疑似有炒作之嫌。


然而,碳酸锂价格好景并没有太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8日,工业级碳酸锂报价12.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价13.5万元/吨,相较于年初分别回落0和10%,相较于今年最高点分别回落17.2%和25%。


墨柯认为,我国对碳酸锂的应用主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但是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政策还没有完善,多家新能源企业对碳酸锂的订货量减少,同时国外供应充足,碳酸锂价格会持续下跌,短期内不会停止,直至今年底到明年初和国际价持平时则会保持稳定状态。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