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十大新兴技术公布 纳米传感器、二维材料等入选


来源:一财网

[导读]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6年度十大新兴技术,纳米传感器、二维材料等入选。新兴技术理事会在遴选榜单时,非常看重的一个标准就是某项技术的发展是否以2016年为重要转折点。因此,榜单上可以看到一些已经知名多年,但现在才达到成熟水平,并产生重要影响意义的技术。

中国粉体网讯  纳米传感器能够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或被植入到建筑材料中。2020年,物联网预计将拥有三百亿个连接设备。一旦连接,纳米级别物联网将会对未来的医药、建筑、农业和药物制造产生巨大的影响。


6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6年度十大新兴技术,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榜单由论坛的新兴技术理事会编译,与《科学美国人》杂志合作出版。


入选技术集中在可以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等领域。在各项技术被广泛使用之前,论坛也提供了一个辩论平台,讨论技术可能会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担忧。


“我们想要考虑一些伦理问题,比如生物芯片带来的影响,还有就是不仅要对人类的福祉有益,还有对地球的影响。”韩国前沿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SangYupLee在介绍今年的十大技术时说。


这十大技术包括:


1、纳米传感器和纳米级别物联网


纳米传感器能够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或被植入到建筑材料中。2020年,物联网预计将拥有三百亿个连接设备。一旦连接,纳米级别物联网将会对未来的医药、建筑、农业和药物制造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下一代电池


匹配供求关系是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最大障碍之一,但近期在使用钠、铝和锌电池进行能源存储的新进步,使构建小型电网并为整个村庄提供清洁又可靠的能源成为可能。


3、区块链技术


此前,记录比特币的分布式电子交易账本,已经使区块链技术广泛使用。仅2015年一年,风险投资企业对区块链行业投资金额就突破十亿美元,其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及政府工作方式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才逐渐显现。


4、二维材料


虽然不是仅有的一种,但石墨烯或许是最闻名的单原子层材料。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得益于2D材料的广泛应用,包括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新一代的可穿戴设备和电池等。


5、无人驾驶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车目前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尚未完全合法化,但其在挽救生命、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与其相关的重要技术先驱已经开始飞速发展。


6、器官芯片


只有一个记忆卡大小的人体器官微缩模型,可以使研究人员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见证生物机制和行为,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制造带来彻底的变革。


7、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这种新的光伏材料对目前的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三处改进,使其更容易生产、几乎能在任何地方使用,并且迄今为止不断提高发电效率。


8、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


9、光遗传学


使用光和色去记录神经元在大脑中的活动并不陌生,但近期研究发现,光还可以深入大脑,用于更好的治疗脑部疾病。


10、系统代谢功能


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和进化工程学的发展意味着用更便宜的植物燃料生成更优质的块化学品将越来越普遍,这样可以取代大量消耗的化石燃料。


多元化的突破性技术不久便可以解决世界上最为紧迫的挑战。这些前沿科技包括可以为整个村庄提供电力的电池,具有“社会意识”的人工智能,和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板等。


如果看了过去四年的榜单,这些技术可能至今还没能够走向我们身边的应用,但今年的榜单的确选择了一些不仅是未来出现,还有可能在短期预期的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新技术。


理事会在遴选榜单时,非常看重的一个标准就是某项技术的发展是否以2016年为重要转折点。因此,榜单上可以看到一些已经知名多年,但现在才达到成熟水平,并产生重要影响意义的技术。


这些科技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但在新兴领域是否投资显然还需要更多的考量。


“影响研究项目选择的因素颇多。当我们在考虑研究项目的时候会受资金、环境驱动影响。在一些学科的早期研究上,挑战在于行业和投资不能够给资金一个良好的回报。”美国德勤DCInnovation前沿材料与制造科技专家领袖JeffreyCarbeck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


在这个方面,Lee认为在研究的初级阶段,投资者想知道要什么回报,也可以选择随时退出,而科学家也可以拒绝从事投资人所希望进行的研究,因此早期的协商非常重要。


他把投资周期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合作类型,3-5年、10-15年以及不求回报的投资者。“每个投资人在离开我房间之前都会问我什么时间可以看到回报,科学家当然期待的是那些不要回报的人。”Lee说。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