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产业拥有巨大市场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航空领域的结构重量日益增加,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成为未来航空领域在材料选择方面的一种趋势。中航工业复材总经理谢富原表示,中航工业复材凭借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自行研制生产的复合材料产品陆续登上国际市场,一些技术与产品在国际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比肩而行,有些技术甚至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粉体网讯  2016年3月22日,中航工业集团网站的一条消息引起业内关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52届JEC欧洲复合材料展上,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芳纶纸蜂窝、PMI泡沫等芯材技术,以及低成本快速固化预浸料、绿色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等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吸引了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多国航空和其他工业领域近千名客户和潜在合作伙伴前来参观、交流和洽谈。


作为中国航空复合材料的领航者,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复材)自2010年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也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近日,中航工业复材总经理谢富原表示,中航工业复材凭借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自行研制生产的复合材料产品陆续登上国际市场,一些技术与产品在国际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比肩而行,有些技术甚至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强业,凝聚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航空领域的结构重量日益增加,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成为未来航空领域在材料选择方面的一种趋势。


正是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好地整合国内复合材料领域优势技术和产业资源,理顺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国内复合材料领域高端人才力量,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推动非航领域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和发展,201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战略整合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和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在北京市顺义区成立了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几年来,中航工业复材已形成以长远基础性研究工作、中期型号开发能力、近期批产能力,近中远相结合的资源互补、互相支持的良性循环。谢总说,公司汇集了国内优秀的复合材料专业技术人才,拥有科研和管理人员45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34人、高级工程师126人,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有230余人。拥有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结构性碳纤维国家工程实验室,具有一流的研发、生产设施,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


并驾齐驱,为中国航空业发展不懈努力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组分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它既保持了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点,又显示了原组分材料所没有的新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相互补充并彼此联系,从而获得新的优越性能。


谢总说,复合材料的使用对航空制造业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复合材料并不适用于飞机所有零部件的制造,但其优势足以令世界航空制造巨头们纷纷加大在复合材料研制和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波音和空客两大国际航空巨头在飞机制造过程中都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波音新研制的波音787梦想客机所使用的材料中,大量使用以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达到50%;空客在其从事民机制造的近30年来,飞机的复合材料的使用重量日益增加。


谢总认为,正是因为世界航空制造业的材料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航工业复材必须向“研究+产业”的方向发展。没有产业的支撑,很难做大做强。谢总坦言,目前,我国在复合材料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正是这种在飞机制造上存在差距,以及技术储备相对薄弱的现状,成为中国航空业为缩小差距而不懈努力的动力。我国航空工业提出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并驾齐驱”,为做强我国航空工业吹响了号角。


在谈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时,谢总表示,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是实现航空武器装备及民用航空装备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关键性材料,是与国防军事力量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他认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复合材料行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这主要表现在:有成熟的技术可供借鉴、参考学习;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行业的投入加大,为引进人才和技术奠定了基础;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成果会更快地进入市场,并通过产业链全方位合作,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中航工业复材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航空先进复合材料坚实的技术基础和辉煌成就,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石油、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产业领域逐渐扩大,实现了大的跨越,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谢总说,除了满足军品装备需求外,在民用航空方面,中航工业复材承担了民机复合材料制造以及装配任务,使得公司在民机适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提高我国民机制造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非航方面,谢总介绍说,中航工业复材这几年主要着力推广复合材料在汽车、高铁领域的应用。搞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必须要靠社会资源,不仅要用国内的优良资源,还要拓展国际的优良资源,这样路才能走顺。中航工业复材立足自身技术和品牌优势,整合国内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产业链合作和“轻资产”发展模式,在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板簧、轮毂、传动轴、覆盖件等)、复合材料油罐、全复合材料电动客车车身、快速固化预浸料、绿色复合材料等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同时,中航工业复材深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扩大与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中航工业复材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自行研制生产的复合材料产品陆续登上国际舞台。


从中航工业复材了解到,在材料领域,公司正在积极开拓蜂窝国际化市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蜂窝厂房具有国际一流的环境保障条件和生产装备。公司的蜂窝产品已经取得了美国公司的产品许可证,这也是公司产品第一次进行国际化市场推广。同时,公司计划两年内完成波音公司的取证工作。此外,公司研制的绿色复材得到了波音公司的关注;离位增韧技术得到了空客公司的认可,空客公司采用国外树脂进行的对比试验显示,中航工业复材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已超越国外材料。


在超前技术研究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材料基因组技术,提高新材料、新结构的快速使用;此外,针对新材料进行了许多前沿性的技术探索,包括纳米复合材料、绿色复合材料等。


面对未来,引领我国复合材料技术进一步发展


在谈到复合材料发展的瓶颈时,谢总认为,由于技术积累不够,对行业的理解不透彻,以及论证的不成熟,目前我国复合材料市场出现了一些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小而散”的情况仍比较严重。他介绍说,复合材料较金属材料相比成本较高,世界各国都在想尽办法降低成本,以提高同金属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如何使复合材料变得同金属材料一样可以回收再利用,也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航工业复材有雄厚的技术支撑,并形成了产业化,在国内航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只有自己做强做大,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我们搞科研的,就是考虑20年以后的事;产品开发就要解决10年以后市场要用的产品。别人已经有的,我们还去做,那还有什么意义。”谢总说,同国外同行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对市场,我们的观念、思维方式还要转变;面对民用市场,如何降低成本仍是科研人员需要继续攻关解决的问题。”他坦言,要解决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有许多技术问题仍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课题,如树脂的快速固化技术,产品生产智能化等。


2010年,中航工业复材提出了“两年打基础、三年上水平、五年大发展”的战略规划,在谈到今后几年工作时,谢总说:一是瞄准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持续创新,从跟踪仿制转变为自主创新,引领技术发展;二是从重视军用产品到军民并举,加大投入解决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在完成一期10万平米的科研楼和厂区的基础上,二期将再建4万平米的实验室研发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并在海内外建立产业化基地,加快推进复合材料在民品上的应用。


在制造技术方面,全面提升产品的品质;在管理方面,将利用更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理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中航工业复材将站在全行业的角度去引领和支撑航空复合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全行业带来贡献。


谢总坚信,国家将复合材料产业定为战略新兴产业,随着供给侧的改革深入,复合材料已经成为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