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启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导读]  日前,信部印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启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这些试点示范项目主要集中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涉及了38个行业、21个地区。
中国粉体网讯    4月11日,工信部印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启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

  今年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第二年。按此前的工作安排,为期3年的试点示范工作在今年将扩大试点,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记者注意到,去年的试点工作选择了46个项目,而今年计划遴选6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

  今年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继《中国制造2025》颁布后,工信部正在抓紧编制与其配套的11个规划或行动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峰告诉记者,今年可看作智能制造等工程的落地实施年。随着试点示范项目扩容以及专项规划出炉在即,智能制造将迎来密集的催化进程。

  今年将选超60个试点项目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工信部早在去年3月就启动了为期3年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计划在去年选择30个以上的项目进入试点。实际上,工信部最终公布的试点名单显示,共有46个项目进入试点。

  这些试点示范项目主要集中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涉及了38个行业、21个地区。

  在2015年11月3日开幕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试点示范的46个智能制造项目还曾集中展示。工信部副部长冯飞曾表示,选择的试点产业是智能制造最容易见效的产业,也是需要智能制造来解决问题的产业。

  专项行动进入第二年,工信部将扩大试点范围和覆盖面。上述《方案》显示,工信部近期将编制并发布《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并以此为依据,遴选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与去年相比,今年工信部计划选择的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增加近1倍。在刘峰看来,试点扩容能为明年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方案》提及,要通过试点示范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以及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形成关键领域一批智能制造标准。

  此外,对于预期目标,《方案》显示,智能车间或工厂试点示范项目通过2~3年的持续提升,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0%。

  启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记者注意到,《方案》提出今年将全面启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除了去年已经开始的流程制造、离散制造试点外,今年工信部还将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列为今年试点工作的重点行动。

  智能制造不仅包括机器人等装备。在上述工业博览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智能制造是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4月11日,华为公司发布了《2016全球联接指数》白皮书,该指数通过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宽带、数据中心和经济要素的量化研究,衡量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进程。

  该白皮书显示,中国今年的得分是44,在50个国家中排名23,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3,处于数字经济的加速期。

  此次《方案》也重视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应用。例如,在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中,利用工业互联网网络等技术,建设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在个性化定制方面,利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

  刘峰对记者说:“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中,重要一环就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实现‘客户驱动型’的生产制造。让生产系统通过数字驱动,实现柔性生产。”
推荐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