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全球碳酸钙需求增长


来源:中国粉体网

标签碳酸钙
[导读]  随着亚洲需求和生产水平的提升,欧洲和北美的传统市场面临着他们自身的挑战。亚洲现在是研磨碳酸钙(GCC)和沉淀碳酸钙(PCC)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中国造纸工业和塑料工业的发展。
随着亚洲需求和生产水平的提升,欧洲和北美的传统市场面临着他们自身的挑战。亚洲现在是研磨碳酸钙(GCC)和沉淀碳酸钙(PCC)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中国造纸工业和塑料工业的发展。

    随着亚洲需求和生产水平的提升,欧洲和北美的传统市场面临着他们自身的挑战。亚洲现在是研磨碳酸钙(GCC)和沉淀碳酸钙(PCC)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中国造纸工业和塑料工业的发展。根据Roskill 报道,全球GCC 和PCC 总需求量7400 万t的近一半被亚洲消耗,其中中国就占20% 之多。

    塑料、造纸行业仍旧是主要市场

    近些年,碳酸钙在造纸工业的应用增长明显,部分原因是由于纸张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新的高产能纸厂的建成,过去10 年亚洲纸张产量年增长约6%。为了减少昂贵的纸浆消耗及满足纸张高白度的需求,纸张中矿物原料用量增加,GCC 和PCC 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塑料工业是碳酸钙的第二大市场,就从消费而言亚洲地区引领着世界消费。Roskill 估计全球塑料行业GCC 消耗的近60% 来自于亚洲,对于PCC 这个份额甚至超过85%。这些数字表明,在亚洲塑料工业逐渐集结,事实上中国工业使用PCC 的历史要比使用GCC 长。

    中国PVC行业增长推动了碳酸钙的发展

    在硬质PVC 中,GCC 和PCC 两种矿物产品均被广泛用作填料。这种类型的PVC 生产规模大(2010 年产量超过3600 万t),其中大量使用矿物填料。20 世纪末期,工业化国家建筑工业PVC 需求量的增长受到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然而,过去的10 年中,中国PVC产量平均以每年17% 的速度增长。2010 年,统计内的中国公司PVC 产能超过世界产能的40%。

    GCC 产能巨大

    全球GCC 和PCC 的累计产能超过1 亿t/a。GCC的产能估计超过8000 万t/a,主要分布在70 个国家,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全球石灰岩和大理石原料的分布广泛。而以石灰岩为原料,产能超过200 万t 的国家只有8 个。其中产能最大的是中国(2000 万t/a),其次是美国(超过1400 万t/a),紧接着是西班牙(370 万t/a)和挪威(320 万t/a)。相对于GCC 而言,PCC 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据Roskill 统计,全球PCC的总产能超过1700 万t/a,中国占总产能的近一半,美国占17% 以上。

    碳酸钙工业只有少数大型的跨国制造商,其他均为小型生产者。其中12 家公司控制着全球GCC 和PCC 总产能的近一半。而3 家领头的制造商(Omya、Imerys 和MTI)拥有超过40% 的GCC 和35% 的PCC生产能力。

    中国引领产能增长

    近年中国引领着全球GCC 和PCC 的产能增长。中国GCC 工业真正发展是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的,但是据估计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其产能超过了全球份额的70%,2008 一2011 年间,中国GCC 和PCC 总产能增长达到年均7%,其产能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塑料工业用的干粉研磨碳酸钙(DGCC)产量的增加。过去10年间,在中国的安庆和上海有许多大型造纸厂投产,因而在当地大理石原料产地附近新建了许多湿浆碳酸钙(WGCC)的生产厂。

    2016年亚洲需求超过全球需求的50%

    据估计全球GCC 和PCC 的总需求量年增长将超过3%,产量将从2011 年的7400 万t 增至2016 年的9000 万t。未来几年,全球产能增长的地区将主要集中在亚洲。相对于2011 年的48% 而言,到2016 年亚洲总的消耗量将可能达到全球消耗量的52%。

    从最终用途来看,全球GCC 和PCC 的增长仍将受造纸和塑料工业的拉动。直到2016 年,造纸工业依旧是GCC 和PCC 的主导市场。得益于造纸产能和纸张填料用量的增加,全球GCC 和PCC 总需求的年增长预计在3.1%,亚洲地区会更高。

    据估计至2016 年,全球塑料工业对GCC 和PCC总需求量的年均增长幅度将近5%。届时,新增市场的几乎80% 将来自于亚洲,主要是中国,因为接下来的数年内中国将有总产能超过1000 万t 的PVC 生产线投产。到2016 年,预计中国和印度两国的PVC 需求量将超过世界PVC 需求总量的45%。(环球纸业 陈彬)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