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成功制备自分散柱撑石墨烯


来源:清华新闻网

中国粉体网3月7日讯  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张强研究组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自分散、不堆叠特性的柱撑石墨烯,可以用于高倍率、高容量的锂硫电池。相关工作于2014年3月3日以《用于高倍率锂硫电池的不堆叠柱撑石墨烯》(Unstacked double-layer templated graphene for high-r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受邀在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PhysOrg)、美国纳米技术与科学网(Nanowerk)作为前沿研究工作进行介绍。文章第一作者为化工系博士生赵梦强。


图为柱撑石墨烯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当两层石墨烯接近时,石墨烯片上的突出结构起到柱撑功能,从而防止此类石墨烯自发堆叠。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片状纳米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石墨烯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容易堆叠,多片石墨烯放在一起时易形成层间距仅有0.334纳米的多层石墨烯结构。这种片状材料易堆叠的特性降低了材料的比表面积,限制其界面的高效利用,从而使其在储能、催化、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等领域应用时宏观性能大打折扣。因此,发展一类防止石墨烯堆叠的新概念与有效方法是促进石墨烯性能利用最大化的关键。

    为了攻克纳米材料难分散难关,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张强研究组发展了柱撑石墨烯这种具有自分散特性的新材料。有别于在石墨烯间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导电高分子、炭黑、碳纳米管等隔离物以防止堆叠的思路,该课题组通过催化气相生长调变石墨烯的结构,获得了具有突起结构的石墨烯。当两层石墨烯接近时,石墨烯片上的突出起到柱撑功能,从而避免石墨烯堆叠形成层间距0.334纳米的多层石墨烯结构。这种方法克服了石墨烯与其他物质杂化所带来的石墨烯本体性能及界面改变等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征自分散特性、不堆叠的新型石墨烯。这种石墨烯的比表面积高达1628 平方米/克,具有大量孔径在2-7纳米的介孔,孔体积高达2.0 立方厘米/克。这种不堆叠的柱撑石墨烯在锂硫电池储能中体现了优异的性能。如果将该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正极,在放电电流密度高达5 C时(即电池0.2小时放电完毕),锂硫电池基于活性硫电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可高达1034 毫安时/克,相比磷酸铁锂(170 毫安时/克)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活性材料容量大幅度提高。即使在循环1000次后,其在5 C的电流密度下的可逆容量仍可保持530 毫安时/克。对比活性炭、多孔碳、碳纳米管、普通石墨烯等碳材料,该报道中的柱撑石墨烯分散性更好,更容易构建高效导电网络及畅通的离子通道,使其储能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所得的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显著优于已有的商用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以及大规模储能中具有巨大潜在应用前景。

  张强表示,这种不堆叠的柱撑石墨烯材料还有望在环境保护、纳米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及个人健康等方面获得有效应用。这种基于拓扑结构引发的不堆叠特性并不局限于石墨烯,也适用于发展其它具有三维拓扑柱撑结构,从而为纳米材料的宏观特性得到充分体现提供了新原理支持。

  此项工作由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张强课题组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北京市科委资助了此项研究。

  国外科技媒体报道链接:

PhysOrg(英国物理组织网):

  http://phys.org/news/2014-03-intrinsically-unstacked-double-layer-graphene-high-rate.html

Nanowerk(美国纳米科技网):

    http://www.nanowerk.com/nanotechnology_news/newsid=34620.php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