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的性质及产地


来源:百度百科

标签萤石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 ,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 ,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CaF2 + H2SO4 = CaSO4+ 2HF↑;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萤石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是透明无色的。透明无色的萤石可以用来制作特殊的光学透镜。萤石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炼钢、铝生产用的熔剂,用来制造乳白玻璃、搪瓷制品、高辛烷值燃油生产中的催化剂等等。萤石一般呈粒状或块状,具有玻璃光泽,绿色或紫色为多。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常发出蓝绿色荧光,它的名字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来。 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化学成分: CaF2 ,Ca:51.1%,F:48.9%。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钙离子和8个氟离子。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也可呈条带状致密块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 4 。
  密度: 3.18( + 0.07 ,- 0.18)g/cm 3 。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 1.434( ± 0.001) 。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随不同品种而异,一般具很强荧光,可具磷光。
  吸收光谱:不特征,变化大,一般强吸收。
  放大检查:色带,两相或三相包体,可见解理呈三角形发育。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成因及产状

    萤石是一种多成因的矿物。(1)内生作用中主要是由热液作用形成,·与中低温的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共生。热液的萤石矿床有两类:一是鉴于石灰岩中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石英很少。有时与重晶石、铅锌硫化物半生。另一种是鉴于流纹岩、花岗岩、片岩中产出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中方解石很少,主要是石英。(2)沉积型,在沉积岩中成层状与石膏、硬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共生,或作为胶结物以及砂岩中的碎屑矿物产出。

  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将黑色、深蓝色热处理蓝色,稳定,避免300℃以上的受热,不易检测。
  充填处理:用塑料或树脂充填表面裂隙,以保证加工时不裂开。
  辐照处理:无色的萤石辐照成紫色,但见光很快褪色,很不稳定。
    
  萤石的成分是氟化钙,又称氟石、砩石等,因含各种稀有元素而常呈紫红、翠绿、浅蓝色,无色透明的萤石稀少而珍贵。晶形有立方体、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如果把萤石放到紫外线荧光灯下照一照,它会发出美丽的荧光。

  萤石及其加工品的用途已涉足30多个工业部门。炼钢铁加入萤石,能提高熔液的流动性,除去有害杂质硫和磷。

  世界萤石产量的一半用以制造氢氟酸,进而发展制造冰晶石,用于炼铝工业等。电冰箱里的冷却剂(氟利昂)要用萤石;1986年,我国第一代人造血液也要用萤石。近年,科学家正在研制氟化物玻璃,有可能制成新型光导纤维通讯材料,能传过2万公里宽的太平洋而不设重发站。世界各地均有产出。
 
产生于产地
   
    萤石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无色透明的萤石晶体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世界萤石总储量约10亿吨,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占世界储量的35%.据考古发掘得知,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已选用萤石作装饰品。河姆渡之南确有萤石矿存在。

    主要产于内蒙古、浙江、湖南、福建等地。世界其他主要产地有南非、墨西哥、蒙古、俄罗斯、美国、泰国、西班牙等地。萤石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助熔剂,在化学工业上是制造氢氟酸的原料。

萤石的光学价值

  萤石是一种优秀的光学材料,萤石制成的镜片具有目前任何光学玻璃都无法比拟的光学素质,具体表现在极好的抗色散特性,然而由于纯净的大块萤石极难寻觅,使得采用萤石镜片的镜头造价极昂,异常珍贵。值得庆幸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人工合成大块萤石的技术被发现并用于镜头制造,使得寻常消费者也能一睹萤石镜头的芳容。
推荐1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