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详细信息
李清彪 教授
专家姓名: 李清彪 职务:
职称: 教授 专业类别:
研究方向:
生物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包括:贵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技术;重金属的生物吸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微生物培养与工业微生物产品的发酵技术;天然产物中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自我介绍:
李清彪教授,男,中共党员。讲授多门本科生主干课、研究生学位课,教学效果优良,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不仅业余时间在校内开了几十场课外讲座,也应邀到20多所大学作了励志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化工与环保中的生物纳米技术”研究团队成员一起,从事工业催化、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纳米技术等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金属纳米材料的生物还原制备及催化与环保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分别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均排名第一),荣获厦门大学“田昭武学科交叉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累计主持完成或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35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等,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项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等。项目总经费2242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约1962万元,企业横向项目经费280万元;发表论文SCI收录190篇,中文期刊论文131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1项,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公开美国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厦门市劳动模范、泉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2018年当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先后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厦门市优秀教师”、“厦门市劳动模范”、“泉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厦门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等称号。

教育背景:
1979.09-1983.07 天津大学化工系(大学本科)工业催化专业
1983.09-1986.03 天津大学化工系(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专业
1986.04-1990.12 天津大学化工系(博士研究生)有机化工专业

获奖情况:

2001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厦门市优秀教师” 称号;

2004年,福建省教育厅授予 “福建省优秀教师” 称号;

2005年,厦门市政府授予“厦门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5年,“化工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荣获厦门大学 “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7年,荣获厦门大学“华为奖”;

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授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称号;

2009年,荣获厦门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

2010年,荣获厦门大学“田昭武学科交叉奖”;

2010年,荣获宝钢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0年,荣获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2012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团体奖,排名第一);

201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李清彪,黄加乐,孙道华,林种玉,邓旭);

2014年,获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4年,荣获“泉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2018年,荣获“中国化工学会会士”称号。
所在单位: 厦门大学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单位: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