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列表
  • 高大强   教授

    研究方向:1、原子级厚度二维材料的制备及铁磁特性研究 2、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电催化、光催化) 3、Zn空气电池的研发与应用 4、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关注:280
  • 吴浪   教授

    研究方向:特种陶瓷、玻璃及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器件应用研究

    关注:335
  • 张骋   教授

    研究方向:高性能陶瓷、结构分析、性能表征、测试方法与标准化、薄膜(涂层)材料、新型气体传感器。

    关注:256
  • 江学良   教授

    研究方向:低频减振降噪高分子复合材料 导热、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聚合物加工与改性 吸附、催化多孔材料

    关注:438
  • 纪培军   教授

    研究方向:催化新材料;催化反应工程; 特种功能材料的表面改性与修饰;

    关注:242
  • 黄向东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非氧化物陶瓷、碳碳复合材料

    关注:429
  • 吴仁兵   教授

    研究方向:1)电催化材料及锂/钠离子电池储能器件 2)电磁隐身材料 3)碳化硅材料

    关注:246
  • 何辉   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材料表面改性与防护、涂料与胶粘剂。

    关注:330
  • 孔晓磊   校聘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合成以及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器件制备展开,旨在开发新型高效小分子受体并探究材料结构与其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注:70
  • 李超   讲师

    研究方向:1)磷酸铁锂材料的设计和低成本合成研究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项目结合磷酸铁锂相变结构和电化学相变机理的基础上,优化磷酸铁锂的合成方法,降低材料应用成本。 2)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界面研究和失效分析 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大多具有不同的循环寿命。项目采用自主搭建的电化学界面研究方法,研究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界面改变状态,分析电池的失效过程,服务锂电池产业化能力。 3)锂离子电池功能电解液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对锂电池的性能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项目采用多种原位分析方法研究电解液在电化学过程中的改变,开发功能添加剂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各项电化学性能。

    关注:273
6114 条数据 400/612 页 > 1... 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 612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