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久林 副教授、研究员
研究方向: 自1999年以来长期研究锂硫电池,创制高导电S@pPAN正极材料,实现固固转化反应新机制,硫正极稳定循环上万次;并研究本征安全电解质、水性粘接剂和高可逆金属负极,获长寿命和库伦效率近100%锌负极;构建本征安全金属基二次电池。 4.1 金属负极基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4.2 锂硫电池 4.3 锌二次电池 4.4 其它相关表面处理及电化学器件
关注:389 - 关注:229
- 赵亚平 研究员
研究方向:1.超临界流体中的过程工程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3.柔性超级电容器、柔性电热器件等可穿戴电子器件构建 4.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5. 难溶药物超细化、微纳米药物包埋
关注:279 - 关注:282
- 冯新亮 教授
研究方向:1) 二维大分子和超分子,二维纳米石墨烯的合成研究,盘状液晶分子的合成和自组织研究,共轭pi-体系分子的有机设计和合成,基于pi-体系分子的超分子化学,设计合成共轭寡聚物和高分子以及在有机电子学器件的测试和表征研究 (主要基于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2) 宏量制备高质量二维石墨烯材料研究,合成水溶和油溶可加工石墨烯研究,基于石墨烯的二维纳米能源材料和电子器件研究,基于石墨烯电极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应用研究,有机和高分子多孔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储氢和催化材料),可控纳米结构功能碳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储存和转化的应用研究(主要基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光解水,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和催化剂的研究)。
关注:349 - 关注:453
- 关注:376
- 关注:287
- 顾顺超 副教授
研究方向:材料化学工程、功能化工材料(功能材料化工研究室)、压力容器及化工设备 1.单分散性高分子微球合成工艺的开发 2.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微球合成技术的开发 3.光?电?磁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5.光学结晶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4.新型建筑涂料与粘结材料的开发 5.含氟特种橡胶合成工艺的开发 6.废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 7.片状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技术的开发 8.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制绒技术的开发 9.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的设计
关注:261 - 关注: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