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列表
  • 张守海   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杂环聚芳醚的设计合成 高性能高效分离膜的研究 液流电池用杂环聚芳醚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燃料电池用杂环聚芳醚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关注:141
  • 郭洪波   教授

    研究方向: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防护涂层;先进高能束流表面改性。

    关注:179
  • 丁天朋   研究员

    研究方向:研究围绕电子信息和新能源领域对低维功能材料的需求,在柔性智能穿戴系统和环境能源转换等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借助微纳结构功能材料对能量流动和物质输运的调控作用,得到了系列性能优异的柔性电子器件和能源转换系统。

    关注:181
  • 宋顺喜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与制浆造纸新技术。

    关注:208
  • 丁元力   教授

    研究方向:1. 新型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设计制备 2. 快充型锂/钠离子电池材料设计与电极结构创建 3. 耐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开发

    关注:197
  • 王亚群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三维微纳米材料合成、导电高分子及柔性能源器件

    关注:242
  • 龙云泽   教授

    研究方向:依托于静电纺丝以及溶液喷纺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膜,并研究其在生物医学(如载药和敷料等)、催化降解、纳米能源(超级电容器及纳米发电机等)、海水淡化以及空气过滤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利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测试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物理性能。

    关注:199
  • 阮诗伦   教授

    研究方向:1、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的加工与制造:开展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造工艺研究,通过表征材料及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力学行为,建立精细物理力学模型;开展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成性机理研究,建立材料成型工艺参数-微观结构形式-宏观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规律;利用物理力学模型,开展结构设计-成型工艺-服役行为的一体化数值仿真方法及多层级优化方法。 2、碳纤维复材的加工及装备轻量化设计:针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开展碳纤维热塑性复材的关键技术研究,掌握碳纤维热塑性复材的制备工艺;表征不同复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建立碳纤维热塑性复材的性能-工艺参数数据库;开展碳纤维热塑性复材预浸带加工装备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开发能制备出优越力学性能的碳纤维复材的原理样机;针对典型运输装备(新能源汽车及轨道运输装备)及零部件,开展碳纤维复材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多层次多材料体系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有效实现装备及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 3、纳米复合材料及微纳加工方法研究:开展碳纳米管/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增强机理研究,建立纳米复材体系的分子动力学及微观力学的多尺度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纳米填充物与基体的结构演变规律,掌握界面微区的应力传递机制。开展石墨烯的高效制备工艺及加工装备研究、非金属材料表面生产石墨烯涂层的制备方法及产业化研究,实现具有高效散热的高功率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研究。

    关注:217
  • 闫继   讲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1)先进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绿色储能器件的设计;2)碳基材料及其能量储存转换装置的搭建;3)电催化与电化学传感器相关材料与器件;4)膜化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研究锂离子电池高能量、高安全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与电解液体系,以及开展超级电容器、有机系/水系金属离子二次电池的相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深入研究。

    关注:204
  • 魏奎先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真空冶金、硅冶金与硅材料等方向研究工作。

    关注:250
6113 条数据 31/612 页 > 1... 272829303132333435... 612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