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伯荣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各类新型储能器件材料与新能源技术方面研究与开发工作,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相变储能、储能电站、电动车用电池系统等材料与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同时也开展有关热电材料、吸波隐身材料、特种胶粘剂等功能材料研发工作。
关注:158 - 李丽 教授
研究方向:基于二次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针对二次电池回收效率低、材料成本高、降解难度大、应用环境/经济效益低、工艺流程复杂等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围绕二次电池绿色高效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开展了从原理创新、技术突破到体系构筑的系统研究工作: (1)废旧电池新型绿色回收处理技术与溶释机理研究; (2)高性能二次电池失效分析及健康状态快速评估研究; (3)绿色可降解二次电池材料及可持续资源化利用研究。
关注:197 - 李宁 特别研究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绿色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层状镍基正极、硅基负极以及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基于同步辐射表征的电极材料机理研究:XANES、EXFAS、Soft-XAS、RIXS、WAXS以及中子衍射(ND)表征等。
关注:201 - 关注:148
- 白莹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先进二次电池关键材料、轻质储氢材料等新型储能材料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锂/钠离子电池氧化物、聚阴离子型、硅基、碳基等电极材料、凝胶态与固态电解质,以及电极与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电池热分析与热安全等基本科学问题。
关注:384 - 关注:99
- 关注:140
- 陈情泽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1. 矿物结构及表-界面反应性 结合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和模拟计算手段,研究黏土矿物、铁氧化物等纳米矿物的结构演化及其表-界面反应性。 2. 矿物资源利用/矿物功能材料 基于纳米矿物的纳米结构、元素载体等特点,开发矿物资源高值利用技术,用于(水/土/气)环境污染修复、能源转化/储存等领域。
关注:180 - 段静静 教授
研究方向:(1)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发展(电解池、CO2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2)电化学反应(还原或氧化氧气、水、氮气、二氧化碳等制备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 (3)电催化剂设计(如单原子催化剂、原子团簇、纳米材料、二维材料、新型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导电聚合物等。
关注:192 - 关注: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