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列表
  • 赵世成   教授

    研究方向:1.高性能聚烯烃添加剂的设计制备及其机理 2.聚烯烃的反应挤出加工技术及专用料制备 3.医学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加工成型技术 4.基于微通道反应器的化学品连续制备技术

    关注:171
  • 李斌3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航天复合材料和智能感知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国家航天装备应用需求,开创了无碳氮化物先驱体合成及其转化陶瓷透波复合材料的新体系,实现了氮化物电磁透波功能复合材料从原理设计、技术攻关到工程研制的跨越,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生产技术体系。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20余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先后为国家15个重点型号成功研制电磁透波功能结构一体化部件,为我国重点型号装备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出版了首部氮化物航天透波领域的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项,已授权45项;指导博士生16人,硕士生21人,其中2人获全军优秀学位论文;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连续七年获国家重点工程特殊津贴; 2020年获国家卓越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22年入选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关注:136
  • 蔡婧   副教授

    研究方向:1.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可控制备和能带调控 2.储能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关注:182
  • 周亚男   副教授

    研究方向:1.低维纳米材料的性质调控、应用探索和新材料的设计; 2.能源存储及催化转化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 3.机器学习助力能源催化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

    关注:151
  • 魏永生   副教授

    研究方向:安全、高效储制氢技术 PEM电解水制氢:低/非Pt体系合金催化剂(HER/OER),SPE膜电极,电解槽,制氢机;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CoB基金属催化剂、制氢机、催化剂再生还原及高温稳定催化技术;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阳极催化剂材料、膜电极,单电池放电性能; 电还原偏硼酸钠储氢:Pb基金属催化剂,膜电极,流动电解池,储氢机,循环储制氢系统。 甲醇高温重整制氢: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制氢机结构设计及优化,车载供氢技术; CO2电还原制甲醇:Cu基电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提升法拉第效率,流动电解池还原系统; 人工智能优化筛选新材料建模 参量分级分类模型(OCP)、高通量电化学沉积制备机、高通量测试与制备参数预测系统; 3D金属催化剂材料打印机、金属电喷镀、激光金属粉体打印。

    关注:126
  • 沈辉   教授

    研究方向:太阳能材料:包括光热转换材料、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材料与产业化技术; 太阳电池与光伏理论:包括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结构与高效太阳电池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太阳能技术:包括光伏建筑集成(BIPV) 、太阳能半导体照明、光伏并网发电技术; nanom功能材料:包括磁性液体、光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

    关注:132
  • 钟声亮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是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催化材料。

    关注:134
  • 周鹏   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二维层状半导体电子器件与特性研究 下一代CMOS兼容非易失存储器研究

    关注:104
  • 包文中   研究员

    研究方向:新型低维材料的基础物性研究 晶圆级二维半导体的可控生长,在此基础上的器件工艺、电路设计及其在集成电路中的实际应用,包括逻辑,存储和射频等器件 柔性电子学、印刷电子学和纸质电子学(器件工艺以及显示、生物医药和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光伏材料和电站运维技术、冲储能技术和物联网工程应用研究

    关注:93
  • 何东旭   研究员(校聘)

    研究方向: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储能应用;航空航天隐身材料;微型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

    关注:676
6113 条数据 177/612 页 > 1... 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 612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