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列表
  • 侯振清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药物控缓释制剂及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抗肿瘤药物控缓释和骨折材料的研究。

    关注:229
  • 董炎明   教授

    研究方向:研究领域: 高分子液晶、生物高分子甲壳素、塑料改性、高分子剖析 教学领域: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研究方法

    关注:351
  • 戴李宗   教授

    研究方向:1. 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包括:反应型POSS单体改性环氧树脂的自组装行为及拓扑结构研究、POSS基高分子纳米构筑的杂化环氧树脂、POSS基嵌段共聚物的RAFT合成及其纳米构筑。 2. 双亲性分子以及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自组装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 包括:双亲性分子及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及自组装、双亲性分子及嵌段共聚物构筑纳米杂化材料及功能化、具有可控解组装性能的胶粒自组装聚集体的构筑及功能化。 3. 导电聚合物及电活性聚合物的合成 包括:软模板法构筑聚苯胺纳米线、Pt-聚苯胺/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功能化研究、基于聚苯胺膜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其中“基于聚苯胺膜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是厦门大学与法国MONTPELLIERII大学合作承担的中法最高级别的科技合作招标项目,此传感器样机已在法国Meze欧共体城市污水处理中心运行使用。 4. 防火阻燃材料、固体表面涂层材料、粘合剂等产业化 研发的隧道防火涂料、高性能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厚涂型防火涂料等涂层材料已实现产业化,并在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数百项隧道工程和钢结构建筑中推广应用。

    关注:284
  • 程璇   教授

    研究方向:能源材料、材料电化学、材料表面技术。 主要涉及低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键部件膜电极组件(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电池性能和寿命、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多孔结构和表面修饰以及功能复合材料、薄膜材料和工程结构的原位腐蚀监测等。

    关注:279
  • 陈远志   教授

    研究方向:磁性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晶体、自组装技术、纳米储能材料。主要内容涉及:磁性纳米粒子、异质结构纳米晶体、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纳米材料的电催化和光催化应用、金属导电浆料、纳米粉体的产业化技术开发等。

    关注:727
  • 陈立富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先进陶瓷、陶瓷纤维以及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

    关注:323
  • 白华   教授

    研究方向:1. 新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2. 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化学合成及应用 3. 能源转化与储存:电化学储能,太阳能电池 4. 化学传感器

    关注:381
  • 刘 轶   教授

    研究方向: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利用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和实验研究手段,研究金属合金(高温合金、高熵合金)、能源材料(碳氢燃料、含能材料、电池材料)、纳米材料(碳、硅、III-V族半导体)、陶瓷(沸石)、催化材料(氧化物、金属)和聚合物(树形大分子)等材料的结构-过程-性能关系及其在复杂外界环境下的物理化学响应,进而在理解微观机制基础上进行新材料和新功能的设计。

    关注:244
  • 胡晓兰   副教授

    研究方向:1. 微纳米改性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2.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3.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4. 电化学储能复合材料

    关注:155
  • 熊晓鹏   教授

    研究方向:(1)高分子多孔材料,包括电池隔膜材料、分离膜材料、涂层材料、吸附材料等; (2)粘合剂与涂料,包括丙烯酸酯、酚醛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氨酯等涂料与粘合剂的设计与开发; (3)天然高分子高值化材料,包括纤维素、甲壳素与壳聚糖、海藻酸、淀粉等功能化、衍生化,及其在化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等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复合的功能化材料; (5)高分子表征、测试与分析。

    关注:98
6113 条数据 361/612 页 > 1... 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 612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