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979
- 高云智 教授
研究方向:化学电源1:全固体锂离子电池、薄膜锂离子电池 化学电源2: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性能衰减机理研究及原位检测 电催化 :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及电催化机理研究 电化学传感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气体传感器 电化学原位分析技术: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和原位红外(FTIR)分析
关注:196 - 尹鸽平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动力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新型功能电解液、电池安全性、电池寿命预测与加速方法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纳米催化剂合成、电催化机理、高效膜电极制备及电池系统; 直接液体(二甲醚、甲醇、甲酸等)燃料电池电催化及电池系统; 锂空气电池反应原理、关键材料、电解液及电池设计; 锂硫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电解液及电极反应机理研究; 铝空气电池关键电极材料、新型电解液体系研发,大功率铝空气电池电堆结构设计;
关注:339 - 关注:195
- 关注:356
- 贾传坤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兴趣:以电化学及原位监测方法和技术为基础,对先进能源材料在大规模能源存储器件中的应用机理探索并揭示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新现象及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发展大规模储能器件关键材料快速选取、结构和性能调控标准;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稳定大规模储能器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1. 隔膜材料研发及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开发新型低成本、低渗透及高稳定性隔膜。并借助先进原位表征技术,对隔膜稳定性及离子传输机制进行研究。以此建立不同液流电池商业化隔膜快速筛选及制备标准,推进液流电池商业化进展。 2. 电解液稳定性研究及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利用原位近边吸收和同步辐射相结合的方法,监测电解液价态变化和沉淀物组成。通过分析正极沉淀物和负极结晶物组成,指导添加物选取以提高电解液稳定性。同时开发新型高稳定性、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用电解液。 3.先进电极材料研发及商业化应用 设计合成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用于液流电池、锂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 4.新型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研发及商业化应用 利用“氧化还原靶向反应”机理,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固体靶向储能型液流电池。并对其关键材料如隔膜、电极、电解液、电池系统进行材料改性及优化研究。
关注:253 - 刘其城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炭基复合材料、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柔性电子材料。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30余项。
关注:200 - 丁美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储能液流电池用新型氧化还原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高密度信息存储用单分子磁体的合成以及自旋电子学器件制备表征。 研究内容:(1)筛选氧化还原电位合适、能够用于液流电池的分子,对液流电池的性能进行提高,并研究液流电池的工作机理,开发设计性能更优良的液流电池体系及系统。(2)以化学合成方法和表征技术为基础,合成具有单分子磁体性质的分子,并通过表面组装技术及先进表面灵敏的表征手段来制备自旋电子学器件。
关注:206 - 杨现锋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工程陶瓷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高性能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和碳化硅陶瓷的注射成型、凝胶注模和流延成型等近净尺寸成型工艺基础和技术研究。(2)特种陶瓷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主要包括高导热陶瓷基板材料及制造技术、齿科陶瓷材料及其制造技术和陶瓷过滤膜材料及其制造技术。(3)特种陶瓷3D打印技术及其在生物、环境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关注:220 - 关注: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