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东辉 研究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发展了多原子反应量子含时波包理论方法,建立了高精度势能面构建方案,将反应动力学的精确理论研究从三原子体系拓展到多原子体系:解决了四原子反应体系量子散射问题,率先实现了一些代表性气相六原子反应的精确理论计算,解决了 H2+OH, H+H2O, H/Cl+CH4 等多原子动力学过程中反应物的碰撞能、量子态、振动局域模式、同位素取代等因素如何影响反应几率、产物量子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科学问题。与实验同行紧密合作,在 F/Cl+HD 反应中发现了新的反应共振态,揭示了其准束缚态本质,并证实共振现象在振动激发态反应中广泛存在。
关注:318 - 申文杰 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和催化反应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针对能源和环境的重要反应过程涉及的催化剂的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开展催化材料制备化学、结构调控、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自2001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被引用3300余次。
关注:452 - 关注:671
- 关注:261
- 关注:374
- 关注:487
- 田志坚 研究员
研究方向:烃类催化转化(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费托合成蜡异构化,C5-C6烷烃异构化,芳烃选择性加氢开环,丙烷脱氢等); 新催化材料合成(分子筛水热合成,分子筛离子热合成,纳米硫化物和氧化物合成等); 新催化过程(重油悬浮床加氢,油脂制生物柴油和航煤,生物质水热重整制氢,微波促进的催化过程等); 精细化工产品加氢(不饱和键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等)。 代表论著
关注:560 - 张华民 研究员
研究方向: 可再生能源正由辅助能源转为主导能源,以新型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核心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开发 2. 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开发及系统集成 3. 高比能量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开发及系统集成
关注:1065 - 张丽华 研究员
研究方向: 1995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生态化学所从事合作研究。2001-2003年为日本经济产业省/德岛大学药学部药品物理化学研究室研究员。2003年4月应聘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工作。2005年至今任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关注:1223 - 关注:329